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身边好人】汪家虎:初心不改,永葆本色

2021-06-04 16:05:12

  在平铺镇平铺村,人们一提起汪家虎,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汪校长古道热肠 ,好人呀!”大家之所以信赖、尊敬他,决不仅仅是因为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十年如一日,始终像一支燃烧的蜡烛,将光亮洒向农村事业,把余热奉献给美好的和谐社会。

  疫情暴发时甘于奉献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他始终奔波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积极参加平铺村疫情排查及哨点执勤工作。疫情期间,当需要对本村人员近期有无接触过来鄂人员时,他跑遍了整个平铺村,不分白天黑夜,挨家挨户的上门排查,仔细登记,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摸排工作;当需要对进村路口进行哨点设防时,便直接将“家”搬了过来,一天24小时都在哨点进行疫情执勤,半夜的时候,他总是让同班的执勤人员多休息,他自己却很少休息。有人戏称他是铁打的“汪老虎”,纷纷劝他:你岁数也不小了,干嘛还这么拼。他回答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勇于担当,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要敢于将责任扛在肩上。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共产党员永远不忘、至死不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冲锋在前,起到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汛期危急时挺身而出

图片22.png

汛期大桥出现险情,汪家虎下水清理河中杂草,被群众记录下来

  2020年6月15日,平铺镇突降暴雨,不一会儿,有村民反映大板村桥出现险情,河中杂草堵塞严重,需要清理。平铺村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开展防汛工作。汪家虎听到消息,连忙赶往现场,加入到防汛大军的人群中。因为水中杂草越来越多,人在岸上难以清理,必须要有人下河与岸上的防汛人员配合,才能疏通河道,他不顾河流湍急,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说着,连衣服也没脱就下了水,他挥动着手中的工具,不停地清理水中的杂草。“老汪!你的手出血了!”旁边的防汛人员提醒着他,这时他才注意到他的右手心有两处磨出了血,他只是笑了笑,接着就忙碌了起来。受强降雨影响,平铺镇境内各河流水位快速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义务到一线去参加防汛。”多年来,汪家虎始终坚持在防汛抗洪最前线,很多人问他:“你这么拼干什么,防汛又不缺你一个。”他坚定的说“我是党员,我的多年的防汛经验或许能派上用场”。通过连续2个多小时的奋力抢险,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河里的杂草终于全部被清理干净,险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指着大板村桥,并对在场防汛队员说:“河里杂草一旦不能及时清理干净,随着河流上升,造成堵塞,很有可能出现险情,我们出点汗流点血不算什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我们党员就应该站在最前面!”说完,他又打起手电筒,扛着防汛工具消失在夜幕中,继续查找险情。防汛的一个多月,他一直参加平铺村的巡堤巡河工作,不顾泥泞的堤路和成群的蚊虫,一直坚守在防汛第一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像汪家虎一样的农村基层党员的真实写照,一路走来,汪家虎党龄35年,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同志冲锋在前,人民群众就会跟着党走”。汪家虎常常说,等再过几年,等到他身体跑不动、干不动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站出来,能够主动奉献,为平铺村的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以汪家虎为代表的老党员们,像一束束微光汇聚到一起,怀揣着对老百姓的真情,践行着服务到底的诺言,在农村这个舞台上发挥着光热,展现着新时代共产党员震撼人心的力量。(潘翔)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