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宽:一个老党员的初心情怀
2021-07-16 15:20:27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有幸拜访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离休老干部陈少宽,陈老今年已经93岁,有着66年党龄的,老人精神矍铄,回忆往事,如数家珍,我受到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
陈少宽1928年出生,从小给人放牛,1944年7月工满回家,他看到当地游击队活跃,就报名参加当地民兵,平时在家务农,战时配合部队行动。他第一次上战场,配合皖南支队攻打无为土公祠。土公祠有涂少卿任队长的伪军,有一个班的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武器精良。侦察员发现日本鬼子到无为县城去了,估计晚上不会回来,部队领导就想趁机打下土公祠。那次,陈少宽发了一把大刀、2颗手榴弹,第一次要打仗,心里有点紧张。部队围攻土公祠,想不到,土公祠里重机枪突然响起来,日本鬼子回来了。子弹像雨点一样打在玉米地里,刚刚结的玉米,就像冰雹一样,到处飞。陈老没有见过这种阵势,不知道怎么办,就学部队的人,趴在玉米地里。身旁赖成刚营长说,小伙子,趴着不要动,头不能抬,防止子弹打到自己。部队看到土公祠日伪军火力太强,就主动撤出战斗。后来,参加临江大队打运漕,伪军曹梁文在河那边,有七八十人,那次,伪军吃了亏,打死伪军几十人。陈老说到这里,眉宇舒展。陈老还从柜子里拿出一把大刀,就像老顽童一样耍起来刀来,他儿子说,这把大刀是根据当年大刀样子仿制的,陈老经常拿出来耍,回忆当年烽火岁月。
陈老说,1945年7月,他参加临江团一个月的集训,学当爆炸手。爆炸装置像一个杯子,有盖子,一拉引线,就会爆炸。集训后,回到浃南乡帮助民兵队工作。日本投降,部队要北上,组织上通知浃南乡5个干部不北上,就地做地方工作,保存革命力量。组织上要陈少宽保管好一把大刀、两箱100斤的铜钱。他挑着铜钱回家,父亲看到有点害怕,这要被人告发,会杀头的。父子俩赶紧把东西埋到附近的田埂下。1947年,游击队来了,陈老当兵走了,他的家人把大刀挖出来,大刀烂了。两箱铜钱还好,一分不少交游击队,给地方兵工厂制作手榴弹用。他当过浃南乡武工组副组长,管理武装,后来到无为四分区警卫班任班长。1948年底到1949年渡江前,无为一切工作重心就是支前,他分到无为船舶大队参加支前,主要是宣传动员,维护治安。后来回到家乡无为白茆支前站,做联络工作,兼任浃南乡民兵队长。陈老还清晰记得,他回到白茆永胜村,看到他家房屋西边田埂内,挖出一个防空洞,浃南乡永胜一带驻军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师领导都在。4月16日下午2点多钟,他送5名侦查干部到七十四师指挥所,走到永胜村浃江大坝头附近,突然从东边上空飞来三架飞机,在他们头顶盘旋,飞机一下低飞下来,机枪扫射泥土翻滚,子弹打在水上,飓飓作响。陈老他们躲在大埂下,安然无恙。敌机三个来回就飞走了。
陈老说到大军过江,脸色潮红,语速加快。那时的口号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4月20日下午,部队提前开饭,天刚黑,所有船只揭开掩蔽物,拖到长江岸边,等待渡江。渡江战役打响,万炮齐发,惊天动地,炮弹、照明弹,江面上如同白昼,冲杀声、加油声,震耳欲聋。在大部队渡江南进时,他亲眼看见有16个在渡江中牺牲的战士抬到永胜村,安葬在大、小坟堰的草滩上。这些战士牺牲时和他岁数差不多,二十多岁,风华正茂,为了江南人民解放,付出年轻生命,这对他心灵震动很大。渡江胜利后,陈少宽又回到四分区任警卫班长。后来,他到“皖北反霸工作队”学习,回到无为县搞反霸、土改工作。1952年转到无为县地方工作,任无为红庙区团委书记、宏林乡乡长等职,参加过无为长江大堤修建。1957年9月他考取芜湖市地委党校,学习一年,分到繁昌工作,直到离休。他参加过1958年国庆阅兵,经过天安门,至十里长街。说到这里,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幸福感。
陈老说,在繁昌工作,回家乡少了。离休后,他回家乡次数多了,每次都要看看烈士墓冢,凭吊烈士。他看到由于多年风雨侵蚀,有的烈士墓冢坍塌,有的墓碑字迹模糊,老人想到当年大军过江情景,心酸不已。他想到1948年,在一次遇到敌人的战斗后,没有回家,根据领导安排,参加四分区学习。他的一个战友在战斗中牺牲了,被人误传是他,他母亲听说后,病倒在床。后来他回到家,母亲看到他,病一下就好了。这些无名烈士,一定也让自己母亲牵挂过。保护好烈士墓茔,给他们修建烈士陵园,让烈士英灵得到安息,对他们家人也是最好的告慰。一种崇高的责任感,让年近八十的老人踏上修建渡江烈士陵园的路。他多次找民政部门,给省民政厅写信反映情况,找镇村干部协调。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在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前,建成16位无名烈士陵园。后来,陈少宽到现场发现烈士陵园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又四处奔波,争取15万元专款,对烈士陵园进行修缮。看到耳目一新的永胜渡江烈士陵园,老人心里踏实了。说到这里,老人露出孩子般的笑脸。
我知道陈老参加革命,不为名,不为利;年近八十,秉承初心,为修建渡江牺牲的烈士陵园奔波10年,获得芜湖好人、安徽好人称号,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佩。
陈老是平凡的,就像无数共产党一样;陈老又是不平凡的,不忘初心,乐于奉献,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