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方小树:十二年真情不变,悉心陪伴共度余生

2021-08-23 10:32:49

   方小树,男,1951年7月出生,繁昌县平铺镇新林村坝埂组村民。方小树和妻子结婚50余年,婚后夫妻二人一直恩爱如初,妻子勤劳贤惠,丈夫踏实肯干,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依然很幸福。但一切美好却在2009年发生了变化,方小树的妻子王秀全遭遇了一场意外车祸,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余生坐轮椅的现状已无法改变。方小树并未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在艰难岁月里,他用责任和担当为妻子撑起一片天;他用坚守和执着,抒写人间真情。12年的光景,四千三百多个日子,他用言行告诉我们:最好的爱情,藏在时间。真正诠释了夫妻情深的人间大爱。

  王全秀18岁时就与方小树喜结姻缘,婚后二人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庭幸福美满,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有了各自的小家庭,夫妻两人就在老家过着惬意的二人世界,但生活却和他们开了个大玩笑。2009年,王秀全因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后半生,在医院治疗期间,医生的那句“命是救过来了,但瘫痪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后只能坐轮椅了”一直在王秀全的脑海中回荡。王全秀曾因不想连累方小树和孩子们,有过多次轻生的念头,每次方小树得知后都紧紧抱住妻子,并轻声安慰她:“没事,你还有我,咱不怕,往后的日子里我来照顾你。”就是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在妻子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变了她消极的想法。渐渐地,王全秀放弃了轻生的念头,从人生的低谷走了出来。

  老两口的儿子一提到父亲的操劳,都是满满地心疼,不停地念叨“爸爸这辈子不容易啊”。他说,两个妹妹嫁人在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能时时刻刻留在母亲身边,自己在外务工补贴家用,为了子女奔波生计。这些年,照顾母亲的负责都落在父亲的肩上,我们兄妹曾商量给母亲请个阿姨,帮助爸爸一起照顾,但父亲一口拒绝,表示他可以照顾妈妈,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提过,只是一有时间就回去看望父母。

  悉心照料十二载

  面对全身瘫痪需要一直照顾的妻子,方小树像对待孩子般无微不至,尽最大努力满足妻子的需求。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王全秀每天都干干净净、容光焕发,就算酷热的夏天也没有生过一个褥疮。方小树用无私的爱让妻子重新对生活充满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

  自那时起,方小树每天都像一只陀螺一样,一天到晚转个不停,早上不到5点他就起床,开始洗衣做饭,然后出门买菜,再匆匆地回来,他生怕妻子一人在家有什么闪失,回来后开始收拾屋子,伺候妻子洗漱、擦身、翻身、处理大小便,然后再喂饭、喂药,过程繁琐却井井有序、有条不紊。为防止妻子久卧在床肌肉萎缩,方小树还自学按摩,每天晚上给妻子按摩揉腿捶背。睡觉的时候,方小树也不敢睡实,每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给妻子翻身换动作、换尿不湿。在方小树的细心照料下,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假如是我早肯定有放弃的念头,你就没想过放弃?”每当熟悉的邻居半开玩笑地问他时,方小树总是笑着说:“虽然每天都很忙碌辛苦,但从没想过放弃,而且我不能放弃啊,放弃这个家就没了。”他尽心尽力的举动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中华民族的传统善德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你不离 我便不弃

  在方小树的心里“夫妻”就是一辈子在一起,尽管家中横遭变故,但是方小树并没有因此消沉倦怠下去。用他的话说,人的精气神不能丢。以前他主外,家里的事务都是妻子一手料理,自己是个粗人不会那么细致的整理家务,但自从妻子出事后,他一件一件地学了起来,不会做的就一遍两遍地学,不干净的地方就一遍两遍地擦,慢慢地,方小树也成了家务“小能手”。走进方小树家中,房间摆设虽然简单朴素,但却拾掇得干净整洁,屋里也是窗明几净、井井有条。尽管常年躺着一位病人,方小树夫妻的卧室依然简单温馨、陈设整齐,闻不到一丝异味。每每提起方小树,村里的老少爷们都佩服万分,满口称赞:“妻子瘫痪十二年,依然不离不弃,全心全意地照顾,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家庭,生活担子重,又长期伺候病人,是个人都会身心疲惫,甭说收拾房屋了,就连自己的穿戴也常常顾不得收拾打扮。可是你看看他把家里弄得这么整齐干净!”。同样,王秀全由于身体原因心情不佳,常常为一点小事跟方小树发脾气,方小树不仅不生气,反而耐心劝导妻子。怕王秀全太闷,只要天气好,方小树就会推着她到马路上转转或者去邻居家唠唠家常,夫妻俩一边走一边聊。有时候王秀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是个累赘问方小树:“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你会不会嫌弃,离开我?”方小树看着妻子握住她的手,淡淡的却满眼深情地告诉王秀全:“只要你不离开我,我便不会离弃你”。

时光转眼即逝,十二年如一日细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点点滴滴诠释了夫妻情深的人间大爱。“她在床上躺了十二年,我就照顾了她十二年,只要她还在我身边,我就不会孤单”,这就是他能给予王秀全最朴素又最深情的承诺。方小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丈夫的高贵品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传递人间真爱,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青)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