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民贵:初心永恒 六旬老人一心向党
2021-10-14 09:48:04
汤民贵,男,1955年3月出生。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桃冲村村民。因目睹并经历了国家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变化,他由衷地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所以他可以在花甲之年申请入党,想把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他可以一字一句抄写党员教育读本,接受精神的洗礼;他可以热心村级公益事业,传递爱和正能量;他可以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他是平凡的英雄。
“我虽然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但我还有人生价值,生命不息,革命不止,我想我还有能力宣传党的政策!”这是桃冲村一位叫汤民贵的66岁老人在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说的话。是什么样的情怀让这位已经66岁的老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原来汤民贵老师傅是走过荆棘路的。因家有6个兄弟姐妹,为减轻家中负担,10岁就早早辍学,进入村生产队务农。砍柴、捡粪各种脏活累活他都干过,稚嫩的肩膀上扛起一个家庭的希望。目睹并经历了国家从贫穷到富裕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变化,他由衷地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今天的好日子,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刚开始汤民贵老师傅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还有些隐约的担忧,但是桃冲村党总支书记鼓励他说:“党的大门是敞开着的,不受年龄的限制。”汤民贵老师傅听后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入党的信念。
38本手抄本表明入党决心
桃冲村党总支已慎重考虑汤民贵同志的入党请求,也按照正常流程逐级上报,目前党员发展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桃冲村党总支先后赠与其他党员学习教育读本,他潜心苦读,认真领悟,为了能够更加读懂弄通教育读本的含义,他克服困难,利用闲暇时间一字一句抄写读本。历时10个月,约50余万字,共38本手抄本。
不同于滑眼看过,在抄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他对读本内容的理解,而且他也会对抄写的内容进行思考。更加切实地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他一笔一划、一字一句抄写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他的境界、他的知识发生潜移默化,教育读本也像春雨润物一样,无声地滋润着他的心灵,精神财富的大门在他一笔一划的抄写中缓缓向他打开。前不久,他被桃冲村党总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予以培养。躬逢建党一百周年,桃冲村党总支又赠与他四本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必读书目,相信将来会有48本、58本乃至更多本手抄本,他的精神境界也会再迈新台阶,为党传播更多好听的声音!
“只想为村集体干点事!”
2019年上拐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顺利开工,废旧农房被推倒新建小广场,洁净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村屋楼宇间绿化点缀其中,让这个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村庄华丽转身,这都离不开汤民贵的不懈努力。在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他随叫随到,从不借故推脱,把自己的事情往后摆、把集体的事情往前提,他总是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整治任务,把大家的事当作自家的事。同时,他也是兢兢业业的劳动熟手,挥着镰刀割除村道两旁杂草的是他,握着扫帚清扫村道垃圾的也是他,或背或抱清理乱堆乱放的柴垛的还是他,他总是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夏天雨水充沛,每年桃园小区里割草速度完全赶不上杂草生长速度,影响美观又易滋生蚊虫。他二话不说,捞起镰刀干得热火朝天。
村里漂亮了,可是人居环境依旧是个“老大难”。远远望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可是走进老百姓家里一看,多数人家用的还是“茅厕”。夏天如厕,蝇蚊乱飞,令人十分难受;冬天如厕,寒风刺骨,让人瑟瑟发抖。“茅厕”不仅污染空气和地下水,还成为蚊蝇孳生地、病菌传播源。但是即使是这样,很多农户还是不愿改厕,村干部也做过不少思想工作,但是仍有部分村民认为这是我家的事,与你无关。关键时候,汤民贵主动要求改厕。他积极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和好处,正所谓只有实践才有话语权。在他的带动下,上拐组改厕率达100%。
“我只是想为村里干点事,心里踏实。”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有光。
“我会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我会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汤民贵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不是口号,是铿锵的誓言,是他最质朴的诺言。
2020年的冬天格外地寂静,一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伊始,为外防输入,桃冲村以村民组为单位设立疫情防控点,实行封闭管理。人手不够,他主动请缨,严格值守在桃园小区疫情防控点。连续20多个日夜,寒风刺骨,却经常可以看到他一边忙着登记进出人员、车辆信息,一边苦口婆心劝返外来人员。有时面对部分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是侮辱他也都把委屈往肚里咽。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他用实际行动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线,用一点一滴传递着温暖的能量。为众志成城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以赴争取最后的胜利,桃冲村党组织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踊跃捐款。他听闻后,匆忙赶到村部,从怀里掏出1000元交到党总支书记手中,“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他的这一善举,无疑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中,尽一己之力,向疫情防控“逆行者”表达关爱和敬意的最好的举措。
2020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疫情稍稳,长江水位却告急,接到县、镇防汛指挥部指令,桃冲村向社会发布志愿征集令组建一支防汛救灾抢险队支援长江江畔的庆大村。毫不意外地,他又主动报名了。在镇防汛指挥部的工作部署下,他所在的抢险队被分到最危险的庆大南埂。顾不上闷热的天气和肆虐的蚊虫,夜晚时分他与队员在桃冲村干部的带领下手执电筒走在堤坝上,仔细排查管涌、堤坝塌陷等安全隐患。他们全面不间断巡查,直至有下一波人交接,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趴在桌子上。这样的工作持续了20余天,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帮邻里困难留守老人买米、大年初一帮不小心弄倒垃圾桶的清洁工捡垃圾......他说我就是个普通人,我干的事情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想说英雄之所以动人,不是在成为英雄的刹那,而是在于成为英雄前无数个平凡日夜的坚守。英雄的实质就像朴树歌词中唱的一样:“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脚踏实地,把每样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人也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所以,他就是英雄。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