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高昌荣:立足岗位服务人民 敬业奉献温暖人心

2021-10-25 10:04:38

   高昌荣,男,繁昌区峨山镇柏树村大塘组人,1953年11月出生,柏树村医疗室村医、大塘组村民组长。作为一名老村医和村民组长,他勤奋敬业,从不服输。自20岁开始从医,始终坚持扎根农村基层为民服务,从赤脚医生到卫生室村医,40多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即便途中出现其他更好的机会择业,他也从来没有过改行的念头,对医生救死扶伤的信仰和对自己诺言的坚守,成就了40多年来一直深受柏树村民尊敬和信任的高医生。同时,他还是柏树村大塘村民组长,经常为村民组事情忙前忙后,充分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积极配合村委工作。

  为少时立志的梦想不懈努力

  高昌荣医生小时候,经常跟着家里长辈四处帮人看病,亲戚长辈那种救死扶伤的医技和医德,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每当有人问起他亲戚时,他深有感触的说:“每次看到长辈帮助别人减轻痛苦,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长辈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当时我就立志要成为他那样伟大的人,尤其是在我实现愿望当上村医后,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只要想到长辈当初的模样,我就会充满正能量,不忘初心,永远做一名村医。”

  高昌荣医生说,做村医最大的满足就是看着乡亲被救治后轻松愉悦的样子。他成为村医后,为了坚守儿时的梦想,成为像亲爱长辈一样的好医生,无论什么时间,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在第一时间出诊,风雨无阻。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都会秉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尽心尽力,绝不轻言放弃。

  他还深深地记得,十多年前,他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人晕倒就快不行了。高昌荣医生立刻背上自己的救生包赶到现场,当时很多人围在旁边,纷纷说着,肯定没救了,来不及了,高昌荣医生拨开人群,不顾他人劝阻,立刻施救。“老太太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我来了就要尽我的全力抢救病人。”在高昌荣医生的努力下,老太太终于慢慢苏醒了过来。由于自己的设备不够,高昌荣医生提议将老太太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而他自己因为实在放不下老太太,也坐上一辆三轮车跟在车后一同前往县医院。到医院后,高昌荣医生主动上前和抢救的医生说了之前自己救治的做法,医生拍拍他的肩膀,重复了好几遍,还好你抢救及时,方法得当,老太太才能救回来。老太太的儿子紧紧握着高医生的手,再三致谢:“高医生,真是谢谢你,我们自己都觉得没希望了,多亏你啊,要不是你一直不放弃,我母亲肯定不在了。”

  在选择面前永远不忘初心

  在从医的40多年间,有很多很好的机会摆在高昌荣医生面前,然而金钱的诱惑,名利的蛊惑都不足以让他三心二意,即使周边劝说的人很多,他也始终没有动摇过。其实高昌荣医生家并不富裕,行医过程中,碰到家庭困难的,高昌荣医生经常还不收钱,药钱都是自己垫上。高昌荣医生说,家人和亲戚的劝说确实给他很大压力,毕竟村医的工作忙碌却收入有限。

  说起高昌荣,熟识他的人都拍手称赞,“高医生真的是个好医生,看病认真负责,我们一家人就相信他”,“干村医是一辈子的,这种习惯已经深入骨髓了,到现在只要电话一响,还是会立即出门看诊。”高昌荣医生说,干了一辈子村医,正是因为最初的信念和对承诺的信守才让他始终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这群乡亲。

  当得起一位合格的村民组长

  向村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人居环境整治中,积极配合整改工作,在工作推动之初,很多群众不理解、不配合,认为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流于形式,村民小组长高昌荣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环境整治的好处,讲污染的危害,做好环境整治是对子孙后代造福的一项利民工程。在他的带领下,群众自发的搞起了屋前屋后的卫生,在短短几个工作日里,整治收效明显,高昌荣在行动上给村民们作出了榜样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使工作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本村民组做水泥路工作中,自从工程启动以来,他不辞辛劳,不论白天黑夜,不顾日晒雨淋,走村串户,广泛收集村情民意,深入动员每家每户,使得规划方案更贴近群众意愿;他还亲自参加工程施工的监督和把关,带动群众积极投身到“美好乡村”建设中来,有效推动了工程的顺利开展,从前期的宣传发动,到中期的施工协调,再到后期的维护管理,更是身先士卒,奋战在工作一线,他义务挨家挨户协调土地,帮助施工队解决一些施工中的难题,平时对公路进行管理及保养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就像土壤,滋养着高昌荣的梦想,让那个对长辈坚定说着,我要像你一样,成为好医生的高昌荣不忘初心,坚守诺言,把救死扶伤作为人生底色,数年如一日,为广大患者无私奉献仁心大爱。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