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锡增:三十多年倾情坚守 三尺讲台书写人生
2021-11-30 16:15:47
从锡增,男,1963年8月出生,繁昌区平铺镇新林九年制学校官塘教学点教师。从锡增在官塘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3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站在三尺讲台,为家乡孩子就近求学尽自己绵薄之力,用最美好的年华点亮乡村孩子们的人生。
尽心尽职 爱心诠释教育的真谛
官塘村,是平铺镇一个最偏远的山区村。从锡增1985年到官塘村小学开始执教。自工作以来,他主要担任语文、思想品德教学,兼学籍管理、图书管理等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使他在工作中不计得失、在教学中不懈钻研,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中。最近几年,大部分学生都去镇上学校读书,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少,从锡增老师为了守护官塘村仅有的8名留守儿童学生,他毫无怨言地一个人代两个班。一周要上22节课是常事,可他从不叫苦叫累,恪尽职守、倾情付出,真正做到了尽心尽职。
心是教书的执念,爱是育人的源泉。他时常对学生嘘寒问暖,每当学生伤风感冒、磕碰跌伤了,他总会拿来开水和药,遇到伤病重的,就想办法送医院,给学生垫付医疗费。有一个学期刚开学时,一个家住千湾组的新生第一次上学来到学校,不适应新环境,哭闹着要回家,他和这个学生谈心,安慰她、鼓励她要学会适应新环境,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开导,这位新同学才安静下来,不吵不闹。中午等孩子们吃过午饭休息后,那个孩子又不睡觉了,坐在床上哭闹着硬要回家。从锡增老师为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他就骑着车将孩子将送回家,下午上学后再把她接回来。
学校里的8名学生,家里情况基本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不会骑车或者行动不便,所以只能就近上学。有一次,班上一个男生突然肚子疼痛得厉害,外加呕吐,从锡增老师见状,简单的和学校其他两位老师交代了一下,就紧急把那男孩送到繁昌区人民医院检查。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肠炎,之后他陪学生输液,安慰学生。像这样的突发情况,从锡增老师也不知遇到过多少次,可他从来都没有怨言,只是一心关心帮助学生。
前段时间从锡增老师曾教的一个学生将要到合工大报到,在到校报到前特意来学校看望从老师,感谢从老师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启蒙,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30多年来,从锡增老师将500多名学生送出大山。
风雪无阻 责任战胜严酷的凝冻
2008年8月11日期末考试这一天,突如其来的凝冻天气席卷了官塘,一夜之间,气温骤降,大雪封山,道路结冰,稍有不慎便摔倒在地。如此恶劣的天气,虽然学校考虑到教师的安全,通知平时驾车上课的教师赶不过来就不来了,但从锡增同志为了不影响课程,决定步行去学校。为了不迟到,他起得比较早,一出门,寒气逼人,脚踩到湿滑的冰面上,怎么也不听使唤,一不小心就会栽跟头,真是寸步难行。特别是在爬坡路段的冰面上,更难于行走,无奈之下,他脱下袜子,用它来绑紧鞋底,增大摩擦,勉强能挪动步伐。即使这样,还是屡次滑入道边的排水沟,摔得鼻青脸肿,眼镜也摔变形了。一路上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平时只需20分钟的路程,今天他却花了一个多小时。7点20分,他到达校门口,朦胧中看到校园里有三人身影——两个值日老师,一个门卫。
雪情就是命令,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为确保学生有一条能安全进出校园、教室、厕所的通道,他顾不得疲惫和身上的疼痛,和他们三人一起顶着刺骨的寒风,除冰、撒盐、铲雪,大声通知学生注意安全,组织学生有序排队入校,连嗓子都沙哑了,衣襟也被汗水浸透了,手被冻得通红,鞋子被浸湿,依然挡不住他那热情高涨的干劲。经过2个小时的“除冰战斗”,大家终于打开了一条学生进出教室、宿舍、餐厅、厕所的安全通道,看着学生有序安全通过通道,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轻盈数行字,淡抹一生人。身为师范,率为人师。从锡增老师用实际行动表明他那颗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都风雨无阻;不管教育的路有多远,不管伤口裂处有多痛,困难和伤痛都难不倒他。他的眼里执着坚定,他的心里满腔热血。(强克喜 杨超)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