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钱克林:老妇人捡到贵重手机还失主 暖心之举传递诚信之光

2021-12-28 16:10:43

  钱克林,汉族,女、1964年1月出生,是荻港镇赭圻村东西冲美丽乡村的一名平凡而又朴实的老妇人。钱克林是荻港镇赭圻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平日里在家搞搞家务、带带小孙子。她带小孙子在外玩耍时,捡到贵重手机,因为不会操作智能机只好打电话找媳妇帮忙,在了解婆婆捡手机经过后,婆媳二人妥当处理,最终将贵重手机归还失主。钱克林拾金不昧,诚信待人的事迹已在周边家喻户晓,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

  还手机一波三折尽显诚信温度

  故事发生在2021年12月9日的傍晚,钱克林老妇人和往常一样,带着2岁的小孙子在外面玩回家,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像手机一样的东西,走近一看,果然是一个手机。她虽不识字,但她认为手机应该挺值钱的,手机里面应该有些重要的信息。因为前几年,自己的儿媳妇就丢过一个手机,里面很多重要的信息都丢失了。“这是谁的 手机丢了呢,该多着急啊”,当时老妇人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闪过。来不及多想,老人握着手机,下意识地环顾了四周,并没看见人。她仍焦急地四处张望着,看看失主会不会赶来找手机,可此时连一个人影都没有。镇定一下之后,老人想用手机打电话,可是她从来没用过智能手机,不会操作啊,这可把她急坏了,赶忙掏出自己的老年机给正在上班的儿媳妇说了这事。儿媳妇担心婆婆手机还错了失主,便让婆婆带孩子先回家,等自己一会下班到家再帮忙找手机失主。大概40分钟后儿媳妇到家,钱克林便急忙走上前说:“赶紧给失主回个电话,电话响了几次我也不会接,现在又不响了,估计是认为手机找不回了,急死我了,快!快!”儿媳妇连忙接过手机,正准备回拨电话,发现手机有锁屏密码无法打开。这可怎么办!“走,去派出所吧,请他们帮忙联系失主。”儿媳妇边给小孙子穿衣服穿鞋子边对婆婆说。于是祖孙三人急匆匆的出了门。刚出门,手机再次响起了,儿媳妇急忙拿出手机接听了电话:“喂,你好。”“喂……哎,我是不是打错电话了,不好意思啊”“没有没有,你没打错电话,请先别挂。这个手机是我婆婆在路上捡到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这手机主人是什么关系?”经过一番了解,打来电话的正是失主的丈夫,这下可好了,终于找到了,婆婆在一旁说。双方通过电话约了一个地方,儿媳妇核实了身份以后,和婆婆一起将手机成功地还给了失主。“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手机里面有很多重要的资料和信息,原本以为找不到了,来的匆忙什么也没买给小宝吃。”边说边往小超市走去,婆媳二人婉言拒绝了。

  好家风育人 家人常怀助人为乐之心

  有这么一句话,“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钱克林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曾经捡过钱、捡过金手镯,都如数完好地还给了失主。她也是用实际行动教育子女要乐于助人,要互相包容,要相敬如宾。在她的影响下,她儿子也曾带过同村的一个急发肠炎的孩子去弋矶山医院看病。那孩子母亲精神残疾,当时孩子一人独自在家突然肚子痛,父母均无手机联系不上,看孩子捂着肚子蹲在地上,想都没想便直接带他去了弋矶山医院,挂号、检查、拿药,医生说还算来的及时,不然病情将会越来越严重,孩子也会越痛苦。

  钱克林不仅做到拾金不昧,还非常乐于助人。在日常生活中,钱克林一直坚持勤俭节约,朴素律己,从来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晚辈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是对待亲戚邻居朋友,老两口总是非常热情大方,极具同情心。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邻居,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邻里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俗话说“远亲不如紧邻,近邻不如对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她家的隔壁就住着一位现年89高龄的五保户周老,一生未娶妻生子,钱克林时常送点菜园里种的蔬菜,逢年过节炸了糯米圆子,包了粽子等也不会忘记送些给老人。邻居家有遇到困难的,或者忙不过来的事她也会热心地帮忙。

  他自结婚以来夫妻也是一直相敬如宾、互相包容,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遇事商量着办,极少因为生活琐事而吵架。他们也经常去父母那里嘘寒问暖,帮忙做一些家务活,节假日陪老人聊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子女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们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多年来坚持孝老爱亲,培育良好家风,久而久之,子女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父辈优良传统。自儿子结婚起,也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父母的言传身教,子女也非常尊敬和孝顺,共同生活十余载,从未争吵过。(吴珊珊)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