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梅:瘦弱身躯扛起家庭重担 平凡善举温暖邻里
2022-01-26 10:57:12
陶冬梅,女,1953年11月出生,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村民。孙村镇中分村村民陶冬梅悉心照顾残疾丈夫48年,用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家庭的责任,谱写出一曲感人泪下的大爱之歌;她古道心肠,日常生活中热心帮助邻里。她用小小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家,用平凡的举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1973年,20岁的陶冬梅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比自己大6岁的徐友华,徐友华腿部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但胜在为人忠厚老实,陶冬梅不顾亲人的极力反对翌年,她毅然选择了与徐友华结婚。
不辞辛苦,悉心照料残疾丈夫48年
丈夫因为腿部残疾不仅不能上班,日常生活起居还需要她来照料,自然一家子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陶冬梅身上。为了照顾家里,她白天在农田里忙活,插秧、种地等都不在话下,晚上就为丈夫热敷和按摩腿脚防止萎缩,偶尔夜里也会忙活从厂里接下的手工活补贴家用。早些年,丈夫因为年轻身体还不错,还不用她太过劳神照顾,现在丈夫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近两年已经严重到全身无法动弹。为了不让丈夫的病情愈发恶化,她买了很多病人护理相关的专业书籍,认真研究学习,每天为丈夫全身按摩,积极帮助丈夫进行锻炼,擦拭一到两次身体,丈夫每一次大小便之后都及时进行清洗,无论白天黑夜每两小时就为他翻身,天气好时还会背着丈夫出门晒晒太阳。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陶冬梅悉心照顾着丈夫,也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
不畏艰难,毅然扛起家中重担
每天清晨,陶冬梅帮助丈夫穿衣洗漱吃饭后就开始洗衣、打扫......直到家里的事安排妥当,她才出门去地里干农活。农忙时间,为了赶在下雨天前把活做完,她总是天刚亮就出门,直到天黑才回家。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而田里的活计需要力气的居多,别人挑一趟就能完成的事,她就需要多跑几趟,村民总夸她能吃苦耐劳。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陶冬梅绞尽脑汁挣钱,除了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传统作物之外,她还养鸡、鸭、鹅、猪,逢年过节,趁着价格稍高她就挑着两筐出去卖。
2004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后,她家被列入了低保,日子才渐渐好起来了。孩子们渐渐长大并成家立业。小儿子还开起了养鸡场。一家人在这小小的养鸡场里忙的不亦乐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的那场大雪压塌了养鸡棚,几百只鸡被冻死砸死,陶冬梅一家损失惨重且背上了很多外债。其实这场意外是可以避免的,原来他们一家在得知同村有家养鸡场塌了就都赶过去帮忙,哪成想回来后自己家的鸡棚已经坍塌许久。生活的压力卷土重来,2013年中分村开始建设美丽乡村,农闲时候陶冬梅就在村里干起了小工,因为工作认真积极,她应聘上了村里的环卫工,几年里,她负责的区域从没有出现一点差错,美化村居环境。。
乐于助人,热心善举暖邻里
邻居徐孝第老夫妻俩身体不好,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她常常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前不久,徐孝第生病卧病在床,陶冬梅便每天早上照顾完丈夫总会去老人家看一眼,把徐孝第老夫妻俩的衣服拿回去洗了,在上班前给老夫妻两烧上一份早餐;日常生活中有了空闲,陶冬梅也会陪他们聊天解乏,偶尔会拿自己的手机让老人和子女们视频聊天。
生活中,她是人们眼中乐于助人的好邻居;在丈夫面前,她是体贴贤惠的好妻子;工作中,她是兢兢业业的环卫工。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家庭的责任,谱写出一曲感人泪下的大爱之歌;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热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平凡的举动,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王欢)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