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谢月英:五零后孝顺媳妇 用心尽孝以爱尽责

2022-02-10 17:15:45

图片4.png

  谢月英,女,1952年1月出生,家住繁昌区平铺镇新林村下街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常挂在谢月英嘴边的话,今年70岁的谢月英用她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丈夫多病缠身,公公年迈且胃癌晚期,婆婆瘫痪在床,多年来不离不弃、用瘦弱肩膀撑起整个家的坚强。

  生活虽苦 有你们真甜

  谢月英50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长青,婚后日子甜蜜幸福,齐心协力孝顺双方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1975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为这个家增添了喜悦,三年后,他们的二女儿也呱呱坠地,但可能上天和他们开了个玩笑,二女儿随着年龄的长大,智力缺陷慢慢的表现出来,这给原本美好的家庭一个重击,但谢月英夫妇并没有嫌弃她,而是将更多的关爱留给她,自从有了二女儿,她格外的忙碌,天蒙蒙亮,起床做农活、喂鸡、烧饭,等到二女儿醒了开始照料她起床穿衣,三十出头的谢月英看起来苍老了不少,在谢月英的照顾下,二女儿也渐渐有了好转,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由于担心二女儿的病情,谢月英心想:多年后如果我们夫妻不在了,老二怎么办呢?她必须还要有兄弟姐妹的帮衬,这我才能放心。没过多久,他们的小儿子也来到这个世上,可能是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从小他就非常的照顾自己的二姐。从最开始一家4口,变成现在的一家7口人,生活过得清贫,但谢月英看到一家人幸福的笑容,再苦再累也就值了。

  婆婆就是妈

  谢月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婆婆就是妈”。十年前,谢月英的84岁婆婆黄继英做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后便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一些特征,还四肢麻木,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经常难受得厉害,随着年龄的增长,婆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特别健忘,一时清醒一时糊涂,后来甚至发展到了自己的儿女都不认识,已患上严重的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大小便失禁。丈夫刘长青虽能帮忙,但男女有别,很多事情都是谢月英亲自照料,她常常和婆婆交流,给婆婆擦洗身体,换洗尿布,每天挑一担帮婆婆换下的脏衣物到塘里浣洗。谢月英每天都是早早起来,帮婆婆洗脸穿衣,吃完早饭,赶紧下地里干活……有时候回来,看不到婆婆了,又赶紧去找,周边邻居常常主动告诉她,她家的痴呆婆婆到什么地方去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谢月英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家中再遭变故

  就在所有的事情按照美好的方向发展时,然而天不遂人愿,2021年初,年迈的公公刘彦发突然病倒在家中,谢月英急忙送进医院,被医生告知公公已是胃癌晚期,对于谢月英这样的农村妇女来说“癌”就是离死不远了,刘彦发年事已高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从此这个家庭就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照顾癌症患者是比较费心费力的一件事情,刘彦发的精神状态较之前的状态变化巨大,从恐惧、担忧、不接纳病情到接纳病情后出现的烦躁,易怒,多疑等情绪,使谢月英更加小心翼翼的照顾他,不敢有半点马虎。为了更细心的照顾公婆,谢月英不再外出做小工,自己专门在家干起全职保姆。两个老人都是九十多岁,为了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谢月英煮饭时每次刻意多放点水,让米饭软一点,方便二老进食。婆婆手脚不方便,每次吃饭时,谢月英搀扶她到桌前,吃饭时婆婆手颤抖的厉害容易洒落汤汁,谢月英会细心地替婆婆擦拭嘴角,不让一颗饭粒、一滴汤水落到她脖子和衣服上,在婆婆的眼里,谢月英“不是女儿胜似女儿”,这么多年来,在这个家任劳任怨的付出,周边邻居也被她的孝心所感动。

  心似明月 侍亲无悔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对于黄继英老人来说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就在2021年11月底,谢月英与丈夫一起帮公公换尿不湿的时候,黄继英自己走出房门,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就这一摔黄继英再也无法站立,只能长期卧床,黄月英的生活又开始一团糟,她每天都像上紧发条,照顾公婆,起床、洗漱、吃饭、倒尿瓶、翻身、按摩……婆婆因为已经痴呆不认人了,经常对谢月英动手,有时,刚换上的尿不湿,婆婆用手使劲的扒拉,将屎尿弄在床上,谢月英只能拆洗被褥,这边还在洗床单,婆婆那边又弄了一身。有时邻居问她:“你真是命苦啊,从你嫁过来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你就不想走吗?”“嫁到刘家就是刘家的一份子,从来没想过走,照顾两个老人是我做媳妇的责任,应该的,”谢月英总是这样回答。

  从照顾女儿再到公婆,她忙忙碌碌大半生,但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凭着一颗善良之心,以实实在在地行动孝敬公婆,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位村民,如今,公公已经90岁,婆婆已经93岁了,她说,只要公婆在世一天,我就尽心照顾他们一天,再苦再累我都值得。(马青)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