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华:一个老人的3个“30年”
2022-08-03 10:50:53
个人简历:丁祖华,男,1955年11月出生,繁昌区孙村镇金岭社区下俞组村民。
事迹简历:丁祖华近三十年照顾残疾妻子、抚养弃婴长大成人,服务村民30年,多年如一日,从无一句怨言,被邻里乡亲称为孝老爱亲的模范。
正文: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人对大同社会如是描述,表达了千百年来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朴素追求和无限向往。而在孙村镇金岭社区就有这样一个老人,用三个30年践行着质朴的人生信条,诠释了文明乡风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每当提起丁祖华,左邻右舍总是交口称赞,敬佩他是一个敬老爱幼、善良博爱、教子有方的好丈夫。作为一名丈夫,他用无私的爱、悉心呵护着妻子和孩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影响和教育着他们。多年来,他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对领养的子女视若己出,悉心培育。
细微之处见真情 守护残疾妻子30年
丁祖华和俞定玉都是金岭社区人,两人今年都已经快70岁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丁祖华和俞定玉因为缘分结为了夫妻。不久,这个温馨的家庭就迎来他们的爱情结晶。丁祖华说:“那个时候,家里很苦,自己当时是一名民办教师,教书育人的时间占了大多数,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就由妻子一人承担,地里都种满了庄稼,除了照顾家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生活过得非常辛苦。”在结婚的几十年里,丁祖华和俞定玉经历过风风雨雨,大多数时间他们都相敬如宾,互相扶持与照顾,不管条件有多艰苦,始终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共同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随着时间悄然流逝,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结婚十多年后,因为妻子俞定玉患上了严重的内风湿,药物治疗已经收效甚微,至此以后半身已经接近瘫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本来不算富裕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当时年纪不到40岁的丁祖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快速衰老得像老人一样,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上班、干农活、做饭、洗衣……繁重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丁祖华的双肩上。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抽出大量的时间照顾妻子。为了保证妻子的营养,他每天早上都要煮一个鸡蛋,熬一点稀饭给妻子喝,每次喝完后,丁祖华都要端来一碗凉开水给妻子漱口。在炎热的夏天,他怕妻子生褥疮,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帮她翻一下身,每一天给她擦两次身……看着丈夫忙碌操劳。妻子心里愧疚憋屈得难受,常暗自流泪。细心的他观察到了妻子的异常情绪,就对妻子说:“有你在, 我们才是个家,再苦再难我们都能坚持下去!”为了帮助妻子身体恢复,他经常推着轮椅到外面走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发生了,在丁祖华的精心照顾下,俞定玉能慢慢地站起来了,每当天晴的时候,丁祖华总是扶着老伴到院子里转转,晒晒太阳。30年来丁祖华一个人照顾患病的妻子,还抚养2个年幼的孩子,他任劳任怨,不仅把孩子照顾得衣食无忧,更教会他们要真诚待人、心怀善意。村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称赞他无私有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没有血缘胜似亲女 抚养路边弃婴30年
1991年除夕前一天,因为需要置办年货,丁祖华一大早骑上自行车前往最近的县城购买腊肉鞭炮等年货,经过40分钟的骑行终于快到县城了,突然间耳边响起了婴儿的哭泣声,丁祖华寻着哭声找到了一个纸箱,丁祖华打开纸箱一看,里面竟是一个尚在襁褓之中尚未睁眼的婴儿,婴儿浑身冻得青紫。用手一摸,还有点气,他来不及多想,忙将孩子抱回车上,骑车往家赶。到家后他与妻子细看才知道是个赤裸裸的小女孩,那小脚丫上还带着血,丁祖华看到弃婴惨状,伤心得泪水直流。他先叫妻子把孩子放进被窝,然后去请医生,自己急忙找暖水袋灌热水给孩子取暖。经医生诊视后认为:弃婴是刚出生不久,暂无其他病状,只是因天特冷而冻伤全身。送走医生,他们夫妇二人轮流用自己温暖的胸膛来温暖这幼小的生灵。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在夜里12点多钟终于有了哭声。忙了半夜的夫妻俩,又忙去给孩子借奶粉和奶瓶,轮着精心喂养孩子,生怕再发生意外。第二天,丁祖华夫妇又将弃婴送到镇政府、妇联给弃婴找个归宿,可妇联的同志很为难,只好请他们夫妻“待养",等妇联找到无子女夫妇要孩子再领养。谁知这一“待养”时间已过两年半。为了让弃婴生活得更好,他家又特意给孩子订了鲜牛奶……谁想到日渐壮实的小弃婴才二个月,因先天营养不良得了急性肺炎。他们夫妇冒着风雪将孩子送住镇医院,镇医院诊视后说,孩子病危,必须立即转县医院。为抢救这个弃婴,他们不顾下雪天寒路滑,在医生和他们夫妇的抢救护理下。经过两天两夜输液给氧,孩子终于转危为安,但身体还非常脆弱,还需继续调理。平时他与妻子省吃俭用,可对这个捡来的“女儿”可从不凑合,按期打预防针,吃糖丸买营养品,从不怜惜花钱,对她亲生的女儿却少了疼爱。每当女儿含泪要求妈妈把买来的食品分给自己一点时,她总是爱抚地说:“小妹妹是个苦孩子, 她身体弱,咱们都应该疼她呀!” 女儿听后,也总是懂事地点点头,不再吵闹。现如今一晃已经过了30年,两个女儿早已成家,并育有一子一女,生活美满幸福。
教书育人一辈子 服务村民30年
1992年丁祖华任金岭社区下俞村村民组长,在村民组长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30年,而这30个年头,他没有一分钱工资,可还是乐在其中。“一开始老伴经常抱怨,说他当教师平时工作就忙,家里事情也多,没有一分报酬,还干得那么起劲。丁祖华就给她做思想工作,因为在他看来,教书育人和为村民办实事同样重要!”
那时候,丁祖华只能靠当民办教师的微薄工资维持全家生活,但只要村里有事,他总是将自己的事情放一边。自他任村民组长以来,村里大小事情全都“揽”,邻里吵架,他就主动上前调解;村子里的道路破烂不堪,他就自掏腰包买材料,修路……直到现在,村民有问题还是会想到他,他也被大伙亲切地唤为“热心人”。在他的带领下,村子里连续30多年实现零上访。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把心放公、把事摆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
“前半生献给了教育,后半生献给了家乡。”这是对金岭社区下俞村民组组丁祖华的真实写照。丁祖华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村里90%以上的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丁祖华从教育的岗位上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积极为家乡乡村振兴出谋划策,退休不褪色,老来显担当,让村里的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通过丁祖华的身先士卒和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如今的金岭社区下俞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村子变得干净、整洁、漂亮,路灯、休闲广场、环保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人民群众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在30年的村民组长生涯中,丁祖华见证着下俞村民组的变迁。如今的下俞村民组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而丁祖华也用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30年,诠释了一名基层村民组长的责任与担当。(卢世文、朱敏)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