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勤:古稀老人照顾“百岁”母亲 传承爱与孝心
2022-08-08 09:28:36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及长辈是我中华各民族的光荣传统美德,是为人之道最起码的品质和风格。家住繁昌经济开发区街道社区新桥小区的居民刘昌勤,1946年生,77岁的他不仅是一位好老师,也是街道有名的孝子,其母亲芦俊英今年已是95岁的高龄,在他的照顾和护理下,老人现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红光满面,衣着干净,头发整洁一丝不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
孝敬父母 任劳任怨
刘老师退休后,母亲也进入高龄,几十年来,他不厌其烦地伺候着母亲,母亲的被褥衣服都定时拆洗,始终保持洁净,每天起床后就帮母亲倒洗脸水,梳头,整衣服。老人喜欢早上先去外面活动,刘昌勤就趁时间给母亲准备爱吃的早餐,老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饭,为了不让母亲寂寞,他经常跟母亲拉家常,讲笑话,讲故事,让母亲开心。尽管这些事情已经非常娴熟,但仍要花费很长时间,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继续着。
2022年上半年,他年迈的母亲早上活动时不慎摔伤腿部,在母亲住院期间,他始终和自己的妻子精心陪护。出院后,老人需要卧床休息几个月,他总是每天嘱咐妻子要做什么菜,要做什么饭,为母亲准备的每日三餐尽量做到营养均衡,顿顿不重样,热菜热饭伺候着,让老人吃得开心舒心。他每天早晚都坚持为母亲按摩,使卧床的母亲从没长过褥疮。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多随着母亲性子来,从不惹老人生气。母亲年纪大了,心灵上的孤单寂寞可想而知,又时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子女的包袱,刘昌勤就一直让母亲和自己同桌吃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消除老人的疑虑心思,另一方面可以在饭桌上多与老人交谈,经常拉些家长里短,让老人在亲情的包围下消除孤独。在刘昌勤夫妻俩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康复得很快,头脑清晰,面色红润。现在又能出门活动,还逢人就夸:“我儿子儿媳对我好啊,对我好得很!”。
奉献教育 青春无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更需要老师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培育人才。而我们的刘昌勤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刘昌勤老师从教三十多年来,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奋斗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始终坚持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邻里间了解到,刘老师对待学生特别有耐心,时常为学生答疑解惑,关爱他们的成长,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其实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从刘昌勤老师对其母亲极其孝顺的品质来看,刘老师是特别有爱心的。
他一直用真心触动学生们的心弦,同样也收获学生们真诚的爱。
刘昌勤常说“侍奉老人再苦再累,只要老人高兴就是儿孙最大的快乐”。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也是人们应尽的义务,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 (张冬云)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