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鹏:踏实苦干的水利人
2023-02-08 19:47:10
王少鹏,男,1990年8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芜湖市繁昌区水务局河长办工作人员。2018年12月底来繁昌区水务局工作,2019年-2021年在繁昌区河长制工作处工作期间,全区河长制考核全市前2名(2019年第1、2020年第1、2021年第2),2019年度获评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河湖长制工作获省督查激励奖励对象、一名镇级河长获全国优秀河湖长、峨溪河获评省级示范河湖,2021年钳口水库获评省级幸福河湖,同时在防汛及水利工程中承担任务,作为水利技干,现场指导了2020年洪水漳河繁昌段的防汛抢险工作,作为项目现场副代表参建黄浒河堤防加固工程九连圩段、黄浒河上游治理工程项目。在此期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1年12月17日被确定为中共预备党员。
默默无闻的护河员
2018年12月底,王少鹏来到繁昌区水务局办理入职手续,他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硬仗。刚见面,分管领导就笑着对他说,单位正在用人之际,急缺人手,你来的正好。说着就将二大本厚实的河长制考核材料交给了他,要他好好熟悉下,尽快进入工作。王少鹏接过二本厚厚的材料,郑重地说会认真学习,等办理好之前工作交接手续后,就来单位工作。二天后王少鹏就到河长制工作处报到。
上班第一天,分管领导就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河湖长制总结评估省级测评,这是一项系统且十分复杂的工作,因为河长制不仅涉及的部门多,涉及的河流和河长也多,仅仅区河长办就有17家成员单位,更不用说总结评估涉及县、镇二级了。从第一项总河长设立及公告情况到最后一项群众获得感情况共17项内容,其中涉及的子项及佐证材料更是不计其数,有时一项内容所涉及的部门材料就有小半人高,在从中查看挑选整理归纳有用的材料就要花费一整天。王少鹏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遇到不清楚的就找乡镇及成员单位询问,问不到就找领导或自己想办法补缺补差,从制度落实到取得成效,从河流基本情况到河长公示牌更新,王少鹏逐项整理归纳总结。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河长制总结评估繁昌获得极高的分数,王少鹏整理的自评材料更是获得满分。也正是因为这次系统性梳理,繁昌区河长制工作整体得到全面提升,为后期的考核及评优奠定基础,王少鹏也因此完完全全地融入河长制工作中。
2019年开始,为更好更深入了解河湖存在的问题,他开始一条河一条河地跑,一条河一条河地系统排查,利用工程相机拍照功能记录河湖存在的问题,回到办公室在地图上标注存在问题的地段点位及现场照片,同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河湖问题台账内。通过台账内的详细问题位置、类型,结合地图及河流水系及现场情况,分析问题成因,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遇到共性问题或突发性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同步开展专项行动和联合执法行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问题,及时提请河长进行专题会议研究。据了解,2019年开始每年河长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的难点问题就不少于20件,拦河渔网、非法种养殖、违规搭建等侵占河道的“四乱”问题得到全面清理,河湖景观不断提升,河湖正向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不断迈进。
在繁昌区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河长制工作得到持续推进,河湖问题逐年消解,历史遗留问题不断解决。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全区沿河房屋征迁就达1306户。在王少鹏完成全区河湖管理范围划定这项艰难任务后,繁昌区河湖管护也走上标准化管理的道路。一条条划界河湖都埋上了界桩,设置公示牌,河长公示牌也不断更新,民间湖长、河长制宣传等工作不断推进,有些河段甚至安置上了24小时监控,河湖数据也同步上传到系统网站,繁昌区河湖长制工作也从最初的“有名”走向“有实”,再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
王少鹏也默默无闻地承担着一名护河员责任,随着其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2019年繁昌区河湖长制年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同时繁昌河长办也获评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繁昌区河湖长制获省督查激励奖励对象,河长制年度考核全市排名第一,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和主动作为,平铺镇一名镇级河长获评全国优秀河湖长、峨溪河获评省级示范河湖,2021年钳口水库获评省级幸福河湖,2021年6月25日,人民日报肯定了繁昌区河湖长制取得的成效。在此期间王少鹏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2021年12月17日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兢兢业业的技术员
2020年7月繁昌开始持续下暴雨,漳河水位持续攀升,7月6日平铺镇漳河水位迅速超警戒水位,作为水务局派驻平铺镇技术干部,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出身,王少鹏穿上雨衣和靴子,拿上手电筒,义无反顾地赶赴漳河防汛一线。在了解汛情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投身防汛抢险工作中。发现一处险情、处置一处险情,根随水利事业工作的前辈们,一直坚守奋战在一线,无论何时何地,发现一处险情,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研究处理方案,指导抢险工作,基本得不到休息,人也苍老了很多,但他却没有一句怨言,和其他防汛一线工作人员一样,一直坚守在漳河大堤,一刻也没有离开。
2020年7月17日12时,繁昌将应急响应由防汛Ⅱ级提升为Ⅰ级,此时王少鹏已在漳河大堤上奋战11天,随着人员的增加,后勤保障工作的不断完善,防汛工作也走上规模化,巡堤队伍和抢险队也由附近村民变成专业化队伍,王少鹏也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但防汛抢险也逐渐进入尾声。
虽然防汛抢险工作已接近尾声,可是作为水利人和一名派驻技干,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根据汛期发生的险情地段和特征进行统计,并同步开展勘测设计等相关工作,提出堤防除险加固方案,为下次洪水的来临及灾后修复做准备。
2020年防汛期间,长江、漳河、峨溪河、黄浒河、高安河等全区重要河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险情,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投入,区水务局也申报了多项水利除险加固任务,王少鹏被指派到黄浒河堤防加固工程九联圩段项目现场建设管理工作中,担任项目法人现场管理副代表,作为现场管理人员,他严把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关口,同时确保资金合理地运用,将工程干好管理好。王少鹏白天在工地驻点布置工作,晚上回河长制工作处整理河长制工作材料,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不一样,他有严格的工期要求,不管什么时候开工,水下工程就必须要在汛期来临前完工,这就给每个水利人一种极强的时间观念。王少鹏也不例外,时间就是生命,他不浪费每一分钟,在巡河、查问题、督促整改的同时,抓工程现场管理、质量、安全和进度。办公室、河湖边、工地上他就像超人一样,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头发都掉了许多,见过他的人都以为他很大了,没想到他还是一名90后,大家都十分惊讶,他也总是一笑了之。即便加班到深夜,他也没有一句怨言,兢兢业业地承担着一名水利技术员该有的责任和当担。
黄浒河庆大圩堤防加固工程于2021年8月26日开工,2022年12月22日完工通过验收,新建的五星泵站及九联圩堤防正发挥着保障一方人民生命财产的效益中,堤顶道路上行人脸上流露幸福的微笑时,王少鹏已投入到下一个更加艰难的工作中去了。
通过立项报批、土地报批等一系列程序,克服疫情等重重障碍,黄浒河上游治理工程于2022年11月5日开工建设,面对复杂的老赤沙街道、老赤沙桥以及高低不平错综复杂的黄浒河上游两岸,各种房屋、管道、强弱电杆线、路灯、护栏等棘手问题,王少鹏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在各方支持下,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联系处理,2023年崭新的赤沙桥和黄浒河上游两岸将和大家见面,届时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将得到极大保障,王少鹏也将和像他一样的水利人,默默地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