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解忧爱心铺”里的“文明之光”
2023-02-28 08:57:06
在繁昌区平铺镇的新林街道上,有这样一家常年亮灯的店铺。它不仅是邻里街坊们破损电器的免费修理处,更是属于新林社区的“解忧爱心铺”。只要邻居遇到困难,就会第一时间往电器铺来。电器铺的主人陈娟与丈夫龚建华,便是永远怀揣着热忱之心,为邻里排忧解难,点亮社区文明之光的服务者。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志愿者并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责任。”陈娟总是这样念叨着,她将这句话作为了自己从事志愿服务的初心。自2015年加入新林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以来,不论面对何种情况,陈娟总是能找到合适的着力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0年7月,连续一个月的强暴雨使芜湖长江段水位暴涨,繁昌区沿江及各内河水位均逼近历史最高值。部队官兵、地方干部纷纷奔赴抗洪抢险的第一线。陈娟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自己能够上一线贡献力量。“要不然,我们带些东西去问候他们吧!”陈娟的一句话引起了夫妻俩的共鸣。他们带着矿泉水、方便面等慰问品,冒着瓢泼大雨分别送至新林村、新塘村、茶冲村的村委会。在慰问现场,陈娟的话简单而朴实:“东西不多,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防汛战士注意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陈娟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坚守在战“疫”前线。为了保障“疫情不输出、不扩散”,她总是在24小时不断岗的临时管制检测点值班至深夜,坚持站在卡口,不厌其烦地对所有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严格检测、登记造册。
“大家不要着急,排好队!”陈娟的“尖嗓门”在新林村村部的全员核酸检测现场一遍遍地回荡着。由于芜湖市发现疫情关联性病例,要求全市大面积开展核酸检测。2021年7月26日,陈娟冒着风雨,带着家人前来采集核酸。只见村民挤满了村部大楼,老年人因智能手机使用困难,导致队伍停滞不前。陈娟发现志愿者人数缺乏,她立刻着手上岗,一边叫喊着让村民排队等待,一边掏出手机为不方便的老年人登记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核酸采样的效率,减少了现场村民的等待时间。
以辛换心,用心焕新
在文明新风的建构道路上,陈娟也在不辞辛劳地发光发热着。每逢桃花盛开之时,新林村的三牌桃园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桃花节”,众多游客在此聚集。由于车多路窄,无人指挥,车辆时常发生堵塞情况,给沿线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陈娟发现问题后,主动担任起了“交通劝导员”的角色,积极引导非机动车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用着不太正规的手势指挥机动车按规定车道行驶、在停车点停车。“你继续往前走就是三牌桃园。”陈娟除了指挥交通,还做着义务向导,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陈娟一上路,就是大半天,好几次为了疏导交通,耽误了自己的生意与家务。就这样,陈娟的义务劝导员一干就是5年。“这个女人不知道图个啥?又没有工资,还耽误自家的事!”起初,街坊邻居总是表示好奇与不解。但在陈娟的坚持下,她的辛勤付出最终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2021年6月,平铺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在新林村聘请一位农村交通劝导员,村民们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陈娟。从此以后,陈娟成为一名“正式工”。她每天将家中的日常事务安排好后,便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劝导工作上。不论是在红绿灯十字路口,还是在校园附近等地方,都能够看到她因劝导村民遵循交通规则而忙碌的身影。
热心快肠,和事表里
在新林安置小区,陈娟凭借着特有的“热心肠”,成为沟通邻里心灵、化解邻里矛盾的“调解员”。只要有她的耐心调解,无论是邻里吵架还是家庭纠纷,都会烟消云散。时间长了,四邻八方谁家有矛盾,哪里出现问题,都喜欢找她来调解。陈娟成了众人公认的化解纠纷的“和事佬”,解开心结的“金钥匙”。
在处理小李家的婆媳纠纷时,陈娟便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沟通能力。由于小李与婆婆因为育儿问题发生矛盾,她丈夫没问清楚原因,便和婆婆一起指责她,小李委屈地要离婚。陈娟知道后,先是耐心地安慰小李,平息她的怒气,而后找上她的婆婆进行劝解,成功化解了二人的矛盾。
“能够用我的奉献换来他人的快乐,也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在陈娟的眼里,不论事情再琐碎,只要能服务他人,便是值得的。2021年,陈娟家庭被授予繁昌区“文明家庭”的称号,获得了无数好评。如今的她仍旧是一个平凡的电器铺老板,却依旧坚持奉献着自我,服务着他人,在书写自己精彩人生的同时,也在构建文明新风尚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着。(李进 马青)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