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杨:心中向阳,温暖有光
2023-07-11 11:11:27
点开方杨的朋友圈会发现,她总爱分享与孩子有关的照片:有孩子在舞台上精彩演出的定格,有孩子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的见证,还有孩子在队旗前庄严宣誓的瞬间……
方杨是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关二小的一名音乐老师,同时也是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活泼开朗的她和大多数90后一样,对待工作富有活力和创新意识,也总爱用照片记录和孩子在一起的难忘瞬间。拥有双重身份的她努力探索着前进的道路,通过不断学习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着。在教学中,方老师制作的微课曾获安徽省第四届微课大赛二等奖,执教的《草原就是我的家》获得了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2022年,她参与设计的作品《草原》获得了首届全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二等奖。担任辅导员后,方老师先后被授予“繁昌区优秀共青团干部”、“芜湖市繁昌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芜湖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今年,方老师还获得了全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称号。
2018年初入二小,刚接触辅导员工作的她内心既期待又忐忑,于是,她积极参加少先队教研、培训活动,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为的是能够扎实专业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则繁杂忙碌。每当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看着美好的生命茁壮成长,她的心中不免被温暖包裹。面对工作上“难啃的骨头”她也能“一一击破”,同事们说她像个“小太阳”,总是热情洋溢、活力满满。
2019年,学校接到了县少先队鼓号队比赛的通知,身为大队辅导员的她义不容辞担任起二小参赛队伍的总指挥。鼓号队队列比赛为的是展示少先队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队员们的集体意识和光荣感。与文艺节目排练不同,鼓号队训练一般在室外进行,人数多,鼓号演奏和队形变化需要长时间的磨合练习,加上鼓号的自重,需要队员负重训练和比赛,整个备赛过程将会是对老师和孩子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的双重考验。
肩负重任,方老师开始上网阅读资料熟悉乐谱及鼓号队的编制组成;找前辈“取经”,了解队员选拔的要点以及训练的方法;观看视频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队形变换。掌握完理论知识便到了队员选拔环节,在面向全校的动员大会上,方老师鼓励符合条件的孩子积极报名,也将训练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告诉了大家,让大家有所准备。孩子踊跃报名、老师面试筛选,最终由102名队员组成的二小“战队”初步成型……
方老师除了是总指挥外,还是小鼓队的训练教师。由于学校采购的鼓号器材还未到位,训练刚开始便遇上了第一个难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方老师让小鼓队的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一双筷子当作鼓棒。就这样连续一个多星期,每天下午放学都能看到录播教室里方老师和小鼓队的孩子们手拿筷子陶醉地“演奏”着。2020年春节突发疫情,为了不落下训练进度,方老师利用到校值班的机会,用手机录制小鼓演奏的示范视频发给大家,让大家“云跟练”……
鼓号队队列队形的变换是在乐器演奏的同时完成的。一百多名队员队形变化的动线各不相同,但步伐需整齐,想要演奏准确、速度稳定、完整展现既定的队形图案,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反复的磨合、练习。在这段时间里,每当集合号令响起,方老师便皱起眉头对孩子们严格要求,训练中出现问题及时喊停并想办法解决,为的是和孩子一起努力,不留遗憾。但只要训练一结束,方老师立马又舒展眉毛变成平日里那个爱笑的音乐老师,肯定大家的坚持与进步,鼓励大家再接再厉。为此,孩子们还笑称方老师有“两副面孔”。
一年多的训练,面对风吹日晒,历经寒冬酷暑,队员们挥洒汗水,为集体荣誉而坚持。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21年5月,城关二小鼓号队在繁昌区第十届少先队鼓号队队列表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当然,方老师与孩子们的美好回忆远不止这些。2020年,她参与编排的经典诵读节目《红色回忆》代表学校在繁昌区中小学社团展评中驱动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该节目还参加了繁昌区共青团系统“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文艺汇演、芜湖市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文艺汇演等活动广受观众好评;2021年8月,城关二小少先队队室被评为了“芜湖市少先队示范队室”;2022年10月,城关二小学校少先大队荣获芜湖市“优秀少先队集体”;2022年11月,方老师和城关二小红领巾小社团“诗意经典诵读社团”的故事还登上了安徽省少先队队刊《少年博览》杂志的专版……
校园生活占据了童年的大半时光,老师作为陪伴者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方老师坚持用爱心和耐心引导着孩子走向正确的路,成为快乐的人。她说,她愿意做一缕阳光,给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予以温暖。(周凯伦)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