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王远水:执着于心勤勉于行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06 14:58:23

  穷则思变,坚持梦想不放弃

  守着一颗增收致富的初心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 他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 最具体的答案。1992年7月王远水在平铺初级中学毕业,刚刚成年的他就面临抉择,上学的大门已经关上了,一下子面对“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继续老辈们几十年几百年走过的路,还是开拓创新,蹚出一个自己的新天地。90年代初,他决定外出闯一闯,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几经辗转无锡、上海等地跑业务,但到头来毫无收获,在这里,他踏踏实实地工作,但终究不能实现梦想。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中国盆景杂志》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种植盆景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心想咱们农村山林里到处都是,自此开启了他的种植盆景事业和梦想。他毅然决定返乡,他四处筹集资金,联合寒塘村新屋组村民张小四等3个人合伙种植盆景,种植了50亩盆景苗木,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在市场行情影响下,导致苗木盆景直销卖不出去,当年亏损18万元,不得不再次外出打工,面对这样的打击,王远水并没有打退堂鼓,他通过冷静思考,认识到是自己不懂科学种植技术吃的亏。

  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王远水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他决定再次返乡创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王远水一边主动参加盆景苗木种植技术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盆景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一边不断总结失败教训,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年迎来了大丰收,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发掘并利用家乡良好的生态资源,流转582 亩山林,成立了“繁昌平铺杨山家庭农场”,在农村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助力家乡发展

  他与时俱进,理念创新,2018年6月,王远水组织举办“平铺镇首届盆景节展暨老鸦柿交流会”(华东地区),会上邀请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及华东地区盆景界前辈,引起了强烈反响,打响了平铺盆景文化品牌,为进一步宣传家乡休闲旅游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为平铺镇引来大量游客,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销售地方土特产,老百姓增加收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2019年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共同研发老鸦柿品种培育,他本着大力发展农业项目,带动周边就业,先后被芜湖乡约鸠兹、芜湖生活传真、中国花木杂志社、繁昌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大力推广。

  2021年新增流转土地430余亩荒山用于青梅种植,打造具有经济效益和观赏为一体的青梅园,增加了土地附加值,同时充分运用流转的582亩山场耕地作为老鸦柿盆景基地,种植苗木500多亩,老鸦柿盆栽40余亩,90000 余株,高端老鸦柿5000余盆,青梅开花带动周边旅游,吃、喝、玩、乐、住,让游客留得住,同时开设线上和线下,老百姓农产品销售不用愁,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在家里就有事做,打工不出门,土地不闲置,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提升平铺旅游业发展空间,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因老鸦柿盆景是盆栽界的明星树种,因其独特的树姿和玲珑可爱的果实让人爱不释手,再加上栽培繁殖容易,不容易失枝,仅用修剪即可创作出有特色的盆栽,不但受到盆栽爱好家的肯定,同时也受到一般群众的喜爱,是适合大多数人栽培玩赏的最佳盆栽素材之一。为此以百鸦园为中心,利用科学来合理的繁殖培育出高品质的老鸦柿盆栽,满足游客的消费,同时又保护的我们国家老鸦柿树种的灭绝。

  致富不忘乡亲,做新时期农民的表率

  他带领村民10户陆陆续续将老旧的房屋进行改造做民宿,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盘活周边闲置老旧宅基地做民宿20-30户,他致富不忘乡邻,在用工方面他优先雇请附近30多名村民,并带动农场成员实现人均增收3800元,在实现自己创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家乡父老乡亲的就业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指数和幸福感、获得感从而让更多的附近村民增加收入,同时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统一化管理,打造无公害绿色蔬菜采摘。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中国大地时,他心系家乡献爱心,捐资助力抗疫情。疫情防控时,他主动投身到抗疫战斗中,摸排登记,捐款捐物。2022年为平铺九年制学校困难、品学兼优的6名学生捐赠助学金,同时与平铺九年制学校、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芜湖技术学院、芜湖机电学校签约合作为校外实践基地,无偿义务为学校培养技术人才。(汪林)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