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良丽:捧着一颗热心 奉献一片真情
2023-11-09 16:55:35
今年56岁的音良丽,现为“春谷蓝丝带义工协会”会长,曾于2015年被授予“繁昌十佳义工”。
自2010年“春谷蓝丝带义工协会”成立,音良丽就主动加入协会,成为一名义工。她本着自爱、互爱、博爱的宗旨,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一点力量。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数十年踏实躬行
自从加入蓝丝带义工协会,每逢协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她都积极报名参加,跟着协会的脚步,这一干就是13年。
协会组织“二对一”服务,由2名义工为一组,结对帮助残疾人家庭洗衣、洗被等,她积极参与。每逢团圆佳节,普通人家总是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地过节,但困难户和孤寡老人等一些困难群体,过节对他们来说等于“过关”。每到这时,音良丽总是带头和协会义工兄弟姐妹一起,到困难户家中送温暖,到贫困户家中献爱心,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也送去蓝丝带义工协会的爱心。在繁阳镇龙亭小区有位名叫牧启发的家庭,夫妻俩都是残疾,一个女儿在外地上学,由于夫妻俩手脚都不便,洗被子和套被套实在困难,她就和伙伴一起早上去洗被子,下晚再去把干净的被子套好。这样的帮扶音良丽负责了很多家,只要一个电话,她就立即带领义工伙伴上门解决困难。
她用心组织协会旗下志愿项目“青春驿站”的公益活动。她和义工们经过商议,约定每周六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健康义诊,在小区里、在广场上、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摆上青春驿站的健康义诊台,为大家免费量血压,检测耳朵、免费理发等等。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有需要,始终坚守在公益一的那个人一定是音良丽。
勇于担当创新服务 一条路坚持不懈
2022年3月,音良丽担任“蓝丝带”会长,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先后四次组织艺术团慰问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一片欢笑,为他们的老年生活点上更多色彩,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偶尔得知身边朋友为旧衣物的去向发愁,音良丽便牵头组织,与繁昌区峨山镇沈弄村联合开展捐衣捐物活动,建立了“爱心储蓄银行”,收集来自志愿者们捐赠的旧衣物、旧玩具等等,集中起来送到村里的“爱心储蓄银行”,给村里的贫困户和留守儿童以及需要帮助的人们使用,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赞扬。
2011年成立爱心驿站时,在铁门村有个12岁的小女孩智力残疾,父母离异,母亲在外地打工,小女孩跟着奶奶生活,每到星期天音良丽都会和义工们给她去关爱,有时带牛奶和小零食,有时送玩具和她一同玩耍。如今小女孩已是20多岁的大姑娘了,妈妈已回来照顾她了,音良丽和义工伙伴们与小女孩的妈妈建立了长期联系,还是经常去看望她们。
乡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生活困难且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音良丽组织“爱心驿站”活动,定期来到留守儿童家中,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与他们谈心交友,向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和科学常识等,用一颗爱心温暖一颗童心。
音良丽说“看到他们的眼神,我忍不住告诉自己,公益这条路,我是要一直走下去的”!这样的一条公益之路,音良丽越走越远,越走越深。让她坚持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受到帮扶的老人和孩子反馈回温暖的问候和信任的笑脸。
使命在肩无私奉献 一件事永不动摇
说话声音不大,却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她总是面带一副慈祥笑意。常穿红马甲“出街”的音良丽是在自家小区也是一位“老熟人”。她所居住的小区有2000多人,来往居民就算不知道名字,也都知道有啥困难找音良丽就对了。“你说音大姐?我们都知道,这小区里的大事小情,需要帮衬一把的,她都热心得很!”一位社区居民告诉我们。
栖霞小区是老旧小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小区楼栋号是两套“系统”,每一栋楼都有两张“身份证”,红色楼栋号是开发商给编的,黑色楼栋号又是户口本上写的。别说快递小哥了,就是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不一定能分得清楼栋号。为了方便居民,音良丽自己做了一张小区手绘地图,每栋楼的位置和2个楼栋号全部清楚地标注出来,给居民带来了方便。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音良丽始终坚持的“一件事”就是“为他”。在她的心里,自己的事可以放一放,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有事,那就一定要立即去帮。她的“好”不仅给了义工协会,也给了身边的左邻右舍。小到拿个快递买个菜,大到帮助孤寡老人洗衣做饭,对邻里的点滴关怀,让音良丽感到踏实,也让她收获了无数邻居们的爱戴。
音良丽带领蓝丝带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还与小区几位孤寡老人立下约定,定期上门去问一问有什么需要。并且留下自己的电话。“都住在一个小区里,他们没儿没女的,有个事情,我这边离得近帮着点也方便。”
那一年,繁昌区发生疫情。在小区被封期间,音良丽受社区委托,成为了栖霞小区居民群的抗疫领头人,在一线工作人员冲锋在前的时候,音良丽带领小区里自发成立的志愿组织,为有需要的邻居们采购生活用品、药品等,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居民听信谣言对政府和社区的工作不理解,甚至有人对防疫人员恶语相向,音良丽临时主动承担起小区居民群主的责任,搜集政府发布的重要信息在微信群里,及时消除居民的误解,架起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她还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信息员。
音良丽说:“作为一名退休职工,我如今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义工活动。今后,我一定不忘初心,继续用真心、付真情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万千烛火,皆有暖意,公益不息,志愿不止,从义工协会到社区小区、从健康义诊到爱心储蓄……温暖是实践创造的,大爱是奉献实现的。捧着一颗热心 奉献一片真情,这就是音良丽。(徐莹莹)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