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显荣:肩负多重责任的奉献者
2024-03-05 15:51:19
尚显荣,女,汉族,1970年8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护理本科及法学本科学历,民建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繁昌区人民法院第十三届人民法院陪审员,繁昌区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曾是繁昌区人民医院行风监督科科长,春谷蓝丝带义工协会副会长。该同志心地善良,责任心强,爱岗敬业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在家庭,她无怨无悔,撑起家庭希望
身为子女,她孝敬父母和公婆,长辈如有病痛总是第一时间关心照料;身为妻子和母亲,丈夫久病体弱,女儿尚在求学,她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和经济压力,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为家庭生计操劳,以一人之力扛起了整个家庭责任,撑起家庭希望。
在单位,她任劳任怨,勇担责任使命
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默默无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担当责任使命。她勤勉好学,积极向上,充分利用工作后的夜晚休息时间自学心理学及法学,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1991年至2009年期间,她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工作能力突出,护理技术过硬。她总是无微不至照顾着患者,打针(无痛注射)、喂药,与患者沟通,给患者擦洗,甚至为患者清理大小便。闲暇时常去病房看望患者,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以备不时之需。她服务热情周到,真心关爱患者,得到了患者们普遍的喜爱与好评。
一次她与几个同事在街上遇见一个智力残障者,这个患者突然主动与她搭讪,并向其家人介绍说,这个师傅我认识,他不会说护士名称,他用师傅代替,几个同事面面相觑,奇怪他怎么认识她呢?她们仔细观看这个人,原来是那个车祸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昏迷18天,醒后留下智力障碍后遗症,他不认识任何人,但患者对她唯独记忆深刻。
她将患者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责任心非常强,每当她接班时,她首先去每个病房仔细查看,了解每个患者的情况。一次上夜班当她接班时,在查房中发现一个患者脸色不好,测量血压70/50mmHG,脉搏细速。她当机立断认为患者一定有内出血情况。情况紧急,她先保持镇静,安慰家属,紧接着叫来医生,让医生带着注射器做腹腔穿刺,果真是内出血。于是立即备血,将患者送往手术室手术。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得到治愈后的患者感激涕零,感叹道:“如果不是尚护士发现得及时,我的命早没了。”
在危急时刻抢救患者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一次她上中班,一位已经治愈准备次日出院的外伤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昏迷不醒的情况,她冷静分析病情,给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有条不紊施行抢救,思路清晰,动作迅速敏捷,因抢救及时,患者被救了回来。那天炎炎中午,她的全身都被汗水浸湿透了。
救助患者,她从死神手里争分夺秒夺回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关爱患者,她饱含热忱地为一个个家庭点燃温暖的心灯。
2009年后她被调离临床,从事行政工作,负责投诉接待及医疗纠纷处理。她热情接待来访者,并认真调查处理,一丝不苟,公平、公正,尽量维护医患双方合理、合法权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复杂之事,只要她知道,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一次,一位与家人失散十几年的外地流浪男子(无主患者)倒在路边,被救护车接到医院治疗。她给他买吃,与他做手势交流。此患者精神抑郁,不会说话,不知道家庭住址,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最终帮助他联系到他的家人(家住六安),当他的母亲接到她的电话,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的家人找了很多年,没找到,认为他死了。当他家人见到他时,其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繁昌生活传真闻讯曾报道了这件事,她感到做好事心里暧暧的。
工作中遇到困难及责任重大的事,她从不退缩,迎难而上。
2012年9月11日新港富鑫钢铁厂,一次特大交通事故,接送工人上下班的客车与一辆吊车相撞,致使几十人受伤,她接到通知后,开通医院绿色通道救治患者,并向院长建议,申请外院救护车援助,将无法处理的重伤患者及时送转到上级医院救治,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她忙而不乱,当所有伤者经医生诊治后在CT及B超室外排队等待检查时,她还是不放心,她跑到CT及B超检查室外,将每个患者再逐个看一遍,看看伤者脸色,问问情况,当她看到一个患者脸色苍白,并且排在最后一位时,她感觉这个人(名叫鲁长宏)可能内出血,立即通知CT室优先给他检查,一查发现是脾破裂,立即送到手术室手术,从而挽救了一条生命。当县长去病房看望这个患者时,患者情不自禁地说了那句话,得亏那个“小女护士”发现得及时,不然我可能没命了。
2014年5月4日,她在工作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全身多处外伤,造成工伤十级伤残。但她仍然坚持带病工作。
2020年2月2日,在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传播时期,她不顾个人生命安危与从武汉疫区回来的隔离人员做心理疏导,缓解隔离人员紧张焦虑情绪。
三年疫情抗战期间,她奔赴于社区,支援过芜湖弋江区,穿梭在大街小巷,服务于群众家庭,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微笑的面容,曾多次被报道及表彰。
在义工协会,她无私奉献,发挥业余价值
2012年 7月她加入繁昌春谷蓝丝带义工协会,现任协会副会长。十余年来,她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计其数。她坚持不懈,服务中竭尽所能,热情周到,无私奉献,忠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曾获“优秀义工”荣誉称号。
关爱留守儿童,经常利用周休时间到“爱心驿站” 指导孩子做作业。她面带微笑,态度亲切,与孩子促膝交流,关心孩子学习情况,和孩子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尽可能消解孩子们因父母不在身边的寂寞,同时还给孩子们传授不同领域的知识,深受孩子们喜爱。
在节假日时间帮扶社区特困家庭和关爱孤寡老人。她经常上门服务,将医学和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义工活动中,给予老人健康指导及心理咨询,帮助老年人量血压,听心率,询问其身体状况,尽可能提供生活帮助。特殊节假日里,她总放心不下那些孤寡老人,经常与志愿者们一道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去看望慰问孤寡老人,送去关爱。重阳节,她经常去看望老人们,与老人们促膝相谈,老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还积极参加青春驿站活动,帮助群众量血压,提供路人帮助,天热给环卫工送凉水。也曾帮助过大龄青年相亲;多次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捐衣捐款;多次走进武警军队,与军民联欢,为广大官兵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
她还多次参加公共演出,表演“三句半”,不惜余力为观众带来欢笑和快乐。
许许多多生动鲜活的事例中她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关心他人。身负多重责任,却一直任劳任怨地奉献。因为她认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承担与付出,为他人带来帮助,自己也会得到满足和快乐。面对困难时,她说:“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任何难事都会迎刃而解。”
多重的社会角色背后,凝聚的是一个螺丝钉一般的善良、热忱、乐于奉献的坚强人格。她的乐观助人心态,持之以恒的行动,以及坚定的信念,将会促使她在无私奉献、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岳世民)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