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朱维财:身残志坚向阳而行,父爱如山迎风而立

2024-03-06 14:50:54

  人物简介:朱维财,男,汉族,1973年6月出生,高中学历,繁昌区孙村镇八分村洪湖组居民。

  事迹简介:朱维财虽身患残疾,但是多年来一直自强不息,积极生活,用双手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用关爱抚育继女长大成材。他脚踏实地,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护继女,培养继女考入大学;乐于助人,主动为村里的其他残疾人服务。

  自强不息 活出精彩

  在繁昌区赤沙社区的街道上,枝叶繁茂的樟树洒下片片绿荫,印在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上。二十六年来,朱维财每日起早贪黑,一直默默守着这家小店。

  1973年的夏天,朱维财呱呱坠地,但不幸的是,他患上了先天性白化病,眼睛也有二级视力残疾。身体上的残缺虽然剥夺了朱维财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的机会,但是没有夺去他对生活的热爱。不能走南闯北,他就在家附近找活干;干不了重力气活,他就脚踏实地,通过做小工一点一滴地努力。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微梦想,朱维财的心愿是开一家小小的书店。

  日复一日,功不唐捐。1997年,朱维财用辛苦积攒的积蓄,开了一家小书店。这间书店带给了朱维财更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小店不大,但货架整齐,一尘不染,凝结了朱维财十多年的心血。他每日早早地起床,收拾商品,擦拭货架,开门迎客,晚上也总是等到街上空无一人才慢慢把物品收回来,仔细清点。由于患有眼疾,朱维财常常无法正常视物,开业的头几年总有一些想贪图小便宜的客人来恶意讲价,甚至“顺手牵羊”。但是朱维财总是说,“都是一点小东西,也不值什么钱,不用计较了。”他做生意老实本分,热情待客,不计较一分两分,也从未与客人和街坊四邻红过脸,时间长了,来小店光顾的人越来越多,想占小便宜的人也越来越少。朱维财的小书店成为了街坊邻里给孩子添置文具书籍的不二之选。

  关爱继女 温暖他人

  虽然经营着一家小书店,但是身体残疾始终是朱维财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他也担心会给别人带来负担,所以一直过着单身生活。直到2008年,朱维财经人介绍与带着13岁女儿的黄家云组建了家庭,一家三口在小书店里过上了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继女赖萍的亲生父亲英年早逝,正处于青春期的小姑娘心思敏感,面对新父亲和新生活难免有些不适应。朱维财是一个老实朴素的中国式父亲,他寡言少语,内心柔软,十分体谅继女的心情。父爱如山,无法用言语直接表达的关爱被朱维财细细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新手爸爸”努力用着自己朴素的方式来表达爱。每个新学期开学时,朱维财总是让继女先挑选最新的、喜欢的文具;遇到雨雪天气时,虽然朱维财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亲自接送继女,但是也亲自给继女准备好雨具、手套,不忘仔细叮嘱。

  为了更好地照顾继女,让继女继续享受到完整的父爱,婚后不久,朱维财便和妻子商议,决定不与妻子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只把继女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看待。十五年来,朱维财对妻子和继女爱护有加,在小店里的身影也更为忙碌,一心只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继女培养成人。而赖萍也没有辜负继父的期望,努力学习,成功考入大学。现在,赖萍在八分村委会工作,工作认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并且已经生儿育女,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如今,朱维财已年过五十,但是他却依旧多年如一日地努力工作。工作之外,他还主动请缨担任八分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为村里其他的残疾人提供服务。他与其他残疾人感同身受,更能够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要。淋过雨的人,现在也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别人撑起一把伞。“老骥伏枥”虽然不是“志在千里”,但是朱维财用行动向社会奉献了一颗小人物的赤子之心,善良且纯粹!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