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建设 >正文

彭宗亮:宗法传统文化 亮丽和美乡村

2025-01-10 14:45:07

  人物简介:彭宗亮,男,1972年7月出生,芜湖繁昌区繁昌区平铺镇五华村彭冲村村民。2023年获评“繁昌区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获得安徽省盆景艺术协会、繁昌区苗木花卉盆景协会第二届盆景奇石、根雕文化艺术节中两件作品分别荣获银奖和铜奖。

  事迹简介:彭宗亮,一位“送春”非遗的赓续人,农村演艺文化的热心人,农林技术的钻研人,农村公益事业的热情人,扎根家乡用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情服务农村文化,用脑钻研农林技术,用力服务农村公益事业。他本着助村民、传非遗、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的宗旨,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帮助每一位有文化需求、有农林技术需要的群众;用自己的一点力量,让群众感受到文化、科技的力量。14年来他自掏腰包组织开展公益性村晚活动20余场,免费为群众提供农林嫁接等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1000多小时,内容包括表演送春演唱、帮扶村民苗木修枝、苗木维护、帮助忙碌村民接送小孩、帮扶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上下街等多种类型,惠及群众10000余人次。

  正文:

  赓续“送春”非遗数十踏实躬行文化志愿服务

  彭宗亮是文艺爱好者,他从不到十岁就跟随父亲学习“送春”演唱,传承了父亲的“送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十年来,他用心记下每一曲“送春”歌曲,他会演唱30多首“送春”歌,而且结合新时代创新“送春”歌曲,歌颂伟大的党,歌颂伟大的祖国。他植入的新时代元素,更加受到群众欢迎。几十年来,每年到春节,他都会免费表演“送春”节目给群众观看。看到群众有文艺演出的需求,2018年,他又投资5万元在自己的家门口搭建了一个演出舞台,建立了文化演出广场。在彭宗亮的文化广场,无论谁都可以走上台,自由放松地来一首,跳一曲。每年元旦、春节和国庆等重大节日,彭宗亮都会自己掏钱举办一次“送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村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还会在村晚上向群众宣传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知识。目前,已经举办村晚20余场次,参加演出人员和观众已经达到10000人次,受到群众的称赞,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彭宗亮说:“只要有人来我家玩、唱和跳的开心,我就特别开心,我要把文化演出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

  钻研农林技术十余年,免费帮助村民共同致富 

  彭宗亮刻苦钻研农林技术,学习园林修剪、嫁接,并获得了“乡村振兴助理农林师”证书,是当地村民口中的“农林专家”,在当地园林培育和修剪技术是值得村民信赖的。同时,彭宗亮也是一位热心人,总是能耐着性子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很多村民都乐意与彭宗亮交流,请彭宗亮到家里指导苗木的培育、修剪和嫁接,彭宗亮从来不拒绝,并且耐心讲解并提供相关帮助。群众咨询如何选择购买肥料到剪刀、铲刀等劳动工具,他总是不厌其烦,经常自己带着群众去商店精心挑选。去年,84岁的村民查登玉家100余棵樟木和桂花苗木,经过彭宗亮3天的修剪,销售出去,增加了收入10000元。老人特别开心,非要给彭宗亮一些劳务费,被彭宗亮婉言谢绝了。目前,村子里有几十户村民在彭宗亮的帮助下都实现了苗木的增收致富。

  热心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受称赞

  无论是在疫情防控中,还是在防汛抗洪或者抗旱中,彭宗亮总是冲在前头。疫情中,彭宗亮主动报名参加村里志愿队伍,协助相关工作。他还主动将自己家的房屋让出来,作为村里流动核酸检测点。今年村子里修建道路中,需要占用村民部分田地,这时偶有村民不太愿意。彭宗亮就主动站出来,不仅带着要求把自己家的田块让出来,还利用自己的关系,积极劝导亲戚以及自己关系好的村民,让多位村民主动配合道路建设。

  爱心在身,助人为乐心也乐

  在村里,群众都说彭宗亮是一位有爱心的人。遇到村民有困难需要帮助,他都会主动走上去。村子有村民家忙不过来时,他会主动帮助接送孩子。他还会帮扶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上下街。村子里有几名年龄比较大的老人上街不太方便,而又喜欢上街。彭宗亮就留了一个心,他自己每次上街时总爱叫上这些年龄大的村民一起,一路上他都会悉心照顾好老人。83岁的村民吴运国特别喜欢和彭宗亮上街,他说,彭宗亮一路上会把自己照应的特别周到。一日做好事不难,难在常年做好事,彭宗亮就是这样坚持着常年帮助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

  彭宗亮说:“我生在这个山村,我热爱这里的土地,如今子女都已经成人,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农村公益文化演出活动。今后,我会继续用真心、付真情为农村公益文化事业作出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农民,他很淳朴,立足公益,他很热心,从文化传承演出到帮助村民苗木种植……热情是日积月累的,大爱是奉献实现的。宗法传统文化,亮丽和美乡村,这就是彭宗亮。(朱海斌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