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贵:35年如一日,用爱为瘫痪丈夫撑起一片晴空
2025-07-22 16:33:56
人物简介:谢大贵,女,1956年9月出生,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赤沙社区上谢组村民。
事迹简介:35年前的一场意外,让谢大贵的丈夫张孝龙高位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面对命运的剧变,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以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深沉的爱,毅然挑起千斤重担。一万两千多个日夜里,她如精密仪器般定时为丈夫翻身、擦洗、按摩,用柔弱的肩膀背他晒太阳,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他心头的阴霾。她不仅是不离不弃守护瘫痪丈夫的好妻子,更是含辛茹苦抚育小叔小姑、用大爱凝聚起风雨飘摇大家庭的好嫂子、好母亲。她的坚韧与善良,感动邻里,成为乡里孝老爱亲的典范楷模。
正文:
在孙村镇赤沙社区上谢组,提起69岁的谢大贵,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这位看似平凡瘦弱的农村妇女,却用35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命运“暂停”:丈夫瘫痪,她用行动诠释不抛弃不放弃
谢大贵原本有一个虽清贫但充满希望的家庭。她和丈夫张孝龙靠勤劳的双手种田养家,抚育孩子,日子简单而温馨。然而,命运的残酷在1992年春天降临。丈夫张孝龙不慎从树上重重摔下,虽经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不幸导致下身瘫痪,从此卧床不起,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这个晴天霹雳,瞬间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推向了深渊。
面对瘫痪在床、痛苦无助的丈夫和尚未成年的孩子,谢大贵没有丝毫退缩。她擦干眼泪,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如山的生活重担。从此,她的生活轨迹只剩下一个圆心——瘫痪的丈夫张孝龙。
爱的“马拉松”:从青丝到白发,病榻前书写人间至情
一万两千多个日夜的守护,浸透了汗水和心血。为了防止丈夫肌肉萎缩,无论寒冬酷暑,每天雷打不动,她都要在丈夫僵硬的双腿上持续按摩两个多小时,常常累得手臂酸麻抬不起来;为了避免生褥疮,她每天数次为丈夫翻身、拍背,动作轻柔而熟练,深夜也常被闹钟唤醒,从未间断;她坚持每天为丈夫擦洗身体,定期烧好热水,艰难地抱着丈夫洗一个舒舒服服的澡。为了不让丈夫心情郁结,她总是一边忙碌一边温言软语地陪丈夫“拉家常”,讲村里新事,说儿女近况。秋冬季总能看到她背着丈夫到院子里晒太阳,扶着他做运动。看着妻子日益佝偻的背脊和额头的汗水,虽然张孝龙不怎么说话,但是他看在眼里,激动在心里,他多次在人前落泪,得到这样一位好妻子,他心里充满了感激。
长嫂如母:苦难中抚育弟妹,凝聚破碎之家
生活的重担远不止于此。公婆早逝,作为长嫂,谢大贵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年幼小叔子和小姑子的责任。尽管自己生活困难,丈夫需要巨额的医药费和悉心照料,她依然从牙缝里省出钱粮,像对待亲兄妹一样,关心着弟妹们的衣食冷暖、成长教育。她用无私的爱,维系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家庭。如今,早已成家立业的弟妹们,对这位如母的长嫂满怀敬爱与感恩,时常回来帮忙照料哥哥,用行动回报着嫂嫂当年的恩情。 这份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亲情,是谢大贵用半生辛劳换来的最温暖慰藉。
德润乡邻:孝老爱亲传佳话,平凡农妇树丰碑
谢大贵的善良与坚韧,也深深感染着邻里。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尽管自己已是花甲之年,常年被繁重的护理拴在家中,但只要邻居有需要,她总是尽力伸出援手。 一次,邻居徐炳林外出,晾晒的衣被眼看就要被暴雨淋湿,谢大贵安顿好丈夫,立刻小跑着冲进雨幕,一件件抢收回来。当邻居急忙赶回来,看到自己的被子干爽地放在谢大贵家时,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她常年在家照顾丈夫,邻居的大事小情她能帮的就主动上前帮忙,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花甲之年的老人,谁家有需要,只要她能伸上手,她就主动去帮忙,从不吝啬自己的体力。她为邻居看门护院,奉献自己的爱心,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大家在闲暇时也都伸出手来帮助谢大贵一家,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十五年,青丝熬成白发。谢大贵,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最朴素的情感和最坚韧的毅力,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她以病榻为阵地,以爱为武器,日复一日地与苦难抗争,为瘫痪的丈夫撑起了生命的尊严,为破碎的家庭重新点燃了希望,更在乡邻间树起了一座孝老爱亲、坚韧担当的精神丰碑。她的故事,是平凡人生中绽放出的最动人的光芒。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