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银:一位外地女书记的“闯关”与“扎根”
2025-08-18 14:36:58
人物简介:魏雪银,女,汉族,1987年10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20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到村工作,现任繁昌区平铺镇新塘村党总支副书记。
事件简介:在平铺镇龙岗村,提起“小魏”,村民总会露出赞许的笑容,这位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外地媳妇,她说:“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就会装着你。”坚守在服务群众的计生岗位上,这一干就是十一年,无论是龙岗村的计生专干还是新塘村的副书记,你总能看到魏雪银忙碌的身影,在她的桌面上,相伴的是厚厚的工作台账和政策文件,一路走来,她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用时光丈量乡土,以热忱书写担当。
正文:
2014年3月,魏雪银到龙岗村工作,初次接触基层工作,她是一名“新兵”,踌躇前进,村级工作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村情不熟无疑是魏雪银工作的第一道难关。她就开启“暴走模式”,揣着笔记本走村串户,谁谁下村民组了她就跟后面一起,一户户摸情况,走遍所有的网格,记录得满满当当,经常面对留守老年人的方言听不懂,她就虚心请教,讲不清政策就反复沟通,因为自己就是龙岗村的媳妇,一有空她都会到群众家和大家伙唠嗑,现在的她,她几乎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该产检了,谁家新生儿要办证了,谁家符合补助政策了,将服务精准送到每一个人。此外,她还多次组织全村妇女学法律,参加家政培训,关爱留守儿童等,如同操持自家事一般上心,曾经的“外乡人”,早已成为乡亲们心中离不开的“自家人”。
在群众心中,她是能干的“80后女干部”;在家人眼里,她是不知疲倦的“女汉子”。记得疫情三年,她自己也是整整三年她都没有回过家,想家了就和家里的父母视频通话,那时起早摸黑就成了她工作的常态,外地的群众不得回家,她也了解子女在外的担忧,当时的她对每家每户的流动情况非常清楚,手机24小时开机,在外村民的诉求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落实,特殊时期,大家伙遇到事情都会说:“有事找小魏”,这无疑是乡亲们最朴实的认可。
2024年10月,她又进入了一个新角色,魏雪银同志调任新塘村担任新塘村党总支副书记。在新环境中魏雪银深知:想干好基层工作,首先要熟悉群众的情况,走进人心。她就从养老保险征缴开始打电话,一户户打电话提醒他们当年的缴费的同时也熟悉他们相关情况,一直打到手机欠费,翻开她的笔记本,电话号码每户记录在册,按组分类记录的一目了然。为群众开证明、上门宣传政策等等,为村民解决一件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后,村民都会向魏书记再三表示感谢。“我只是做了些小事,村民都能感受得这么真切,我更应该为村民多做些实事。”魏雪银说。
2025年新塘村开始建设仁村元和美乡村建设,涉及五个村民组,修建道路谁家的院墙需要让出来,统一规划谁家的小屋需要拆除等等,整个村庄的规划需要五个村民组每一户的参与,面对困难魏雪银同志迎难而上,从开始建设召开村民意见征求会,村民代表会等会议,她没落下一次会议,每天都坚持来到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头顶烈日,脚踏泥土,听取群众意见,制定“个性化”建设清单,增强村民对和美乡村建设的认同感,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免不了大大小小的邻里纠纷,她则会引导村民通过自治方式解决,王大爷和陈奶奶的菜园地相邻,需要让出30公分修建蓄水沟方便取水,有利于大家伙儿的事,大家都极力赞成,也不会计较谁家多让一分谁家少让一分,现在的仁村园已处于工程尾期,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贯穿村庄。她用实际行动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岗位从专干到副书记,职责在变重,环境在变迁,但她那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如一。
“我是群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魏雪银经常说的话,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十一年风雨兼程,她先后获得多项荣誉,2020年被评为“繁昌区优秀共产党员”、“繁昌区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典型”、授予“繁昌区青年战疫先锋”称号、2022年,获得“繁昌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等,每一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她所付出的高度认可。她真心把群众放在心上,扎根基层,以实干立身,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答卷。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