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兵:用坚守书写爱与责任 用平凡铸就人间真情
2025-09-02 15:11:55
个人简介:童朝兵,男,1962年5月出生,安徽省繁昌区峨山镇紫岚村大桥二组村民。
事迹简介:童朝兵是峨山镇紫岚村一位朴实无华的农民,更是一位被邻里交口称赞的“好丈夫”。结婚数十年来,他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同孕育一儿一女,家庭和睦,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尽管妻子重病瘫痪,命运的重击也并未让他屈服,12年如一日,他以坚韧与深情撑起了整个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最美家庭故事。童朝兵家庭先后荣获2020年度繁昌区最美家庭称号和第四届繁昌区文明家庭称号。
正文:
用细心与耐心换回“生命奇迹”
在安徽省繁昌区峨山镇紫岚村,提起童朝兵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朴实无华的农民,用十二年的坚守,在命运的狂风骤雨中为家庭撑起一片晴空,用行动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更以平凡之躯铸就了人间至真的温情,成为当地“最美家庭”的生动写照。
童朝兵,1962年5月出生于紫岚村大桥二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与妻子结婚数十载,育有一儿一女,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夫妻相濡以沫,儿女懂事孝顺,日子虽不富裕,却充满温馨与希望。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2013年8月4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轨迹——妻子突发脑血管瘤破裂,生命垂危。
医院重症监护室外,童朝兵声音颤抖却坚定:“大夫,求您一定要救她!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医生坦言手术风险极高,即便成功也可能成为植物人。童朝兵强忍悲痛,签下手术同意书。那段时间,他日夜守在病房外,以走廊为家,用祈祷与等待对抗命运的残酷。两个多星期的煎熬后,妻子终于苏醒,但漫长的康复之路才刚刚开始。住院三个多月,妻子需靠流食维持生命,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童朝兵成了她的“守护者”:洗衣喂饭、擦身按摩、协助康复训练……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日复一日地照料着。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病房窗户,他已准备好温热的米糊;深夜,当其他家属陆续离开,他仍守在床边,轻轻为妻子按摩僵硬的肢体。邻居们常看见他背着妻子在走廊缓慢挪步,一步步丈量着康复的希望。这份无微不至的照料,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妻子逐渐恢复部分肢体功能,虽行动不便,却得以延续生命。
巨额外债压不垮“扎根老树”
生活的重担并未因妻子的苏醒而减轻,巨额医疗费用让家庭背负40多万元债务。妻子病后无法行走,生活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但童朝兵从未想过放弃,他像一棵扎根大地的老树,用坚韧的枝干为家庭遮风挡雨。
无法外出务工,他便在家养殖40多头猪。猪圈里的气味刺鼻,劳作繁重,他每天凌晨四点便起身喂料、清扫,常常忙到深夜。猪瘟来袭时,他彻夜守在圈舍,逐一查看猪只状况,生怕损失加重债务负担。手上磨出血泡,背上晒脱皮肤,他却从不抱怨,只想着“多养一头猪,就能多还一点债,让孩子们少操心”。这份辛勤,最终换来债务的逐年减轻,儿子的婚事也有了着落。他豁达地对儿子说:“放心成家,家里的事有爹扛着。”儿子娶妻后,家庭和睦如初,女儿女婿也全力支持,常回家帮忙照料母亲。童朝兵用汗水与乐观编织起一张家庭纽带,让风雨中的家始终温暖如初。
十二年如一日践行“执子之手”
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面对妻子的记忆衰退和行动不便,他从不急躁,总是耐心引导、温柔鼓励。清晨,他会推着轮椅带妻子到村口晒太阳,指着田间的庄稼讲述农时的变化;傍晚,他陪妻子看夕阳,哼唱年轻时的情歌。即便妻子因病痛偶尔情绪低落,他也会轻声安慰:“别怕,有我在呢。咱慢慢来,日子会好的。”这份耐心与温柔,让妻子在病痛中感受到尊严与温暖,也让孩子们明白何为“不离不弃”。
十二年如一日,童朝兵用行动践行着“执子之手”的誓言。从病榻前的守护到轮椅旁的陪伴,他早已将照料妻子融入生命的日常。清晨的第一件事是帮妻子穿衣洗漱,深夜的最后一眼是确认她安睡无恙。他熟悉妻子每一个细微的表情,知道她何时需要翻身,何时想喝水,何时渴望交流。即便妻子记忆力衰退,常常忘记刚发生的事情,他仍会一遍遍讲述过去的故事,用回忆编织情感的纽带。他说:“她是我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只要她在,家就完整。”
童朝兵的故事在紫岚村早已传为佳话。村民王大妈感慨:“老童家不容易啊!这些年,他既要挣钱还债,又要照顾瘫在床上的媳妇,还要操心孩子,换个人早垮了。”2020年,经村民们推荐,一致认为:童朝兵用平凡人的坚守,展现了“最美家庭”的真谛——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患难与共;不是甜言蜜语,而是责任担当。2020年度荣获繁昌区最美家庭、2022年荣获第四届繁昌区文明家庭称号。如今,童朝兵依然细心照料着妻子,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皱纹,却未磨灭眼中的坚定与温柔。
童朝兵的故事,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坚守中的光芒。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证明了爱的力量。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他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在于患难与共的真情;最美的家庭不在于表面的圆满,而在于风雨同舟的坚守。他用一生书写了爱与责任的答案,也让无数人看到了人间最动人的真情。(张玉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