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和:以柔肩挑重担 于平凡中见大爱
2025-09-10 10:54:29
个人简介:李光和,女,1957年11月出生,繁昌区平铺镇永庆村村民。
事迹简介: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永庆村的田埂间,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皮肤被岁月晒得黝黑,因常年操劳身形略显佝偻,左肾萎缩、双肾积水、胆囊摘除的旧疾时常让她步履沉重。她叫李光和,用二十载春秋的坚守,无微不至照顾患病的老伴,尽心尽力孝顺年迈的父母,热情满怀帮扶身边的邻里乡亲,她用坚韧和爱诠释了高尚品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患难与共二十载,丈夫病榻前不离不弃
提到丈夫陈文山,李光和总是止不住地流泪。18岁时,陈文山应生产队号召赴繁昌桃冲当了一名炮手,负责矿山开矿。1976 年又应公社指派参加青弋江兴修大工程(当时市级优秀工程)因公负伤,之后他又从事多年的重污染的建筑行业,常年劳累与恶劣环境因此埋下了病根。五十岁那年,不幸被确诊为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炎,从那时起,李光和便成了丈夫的“专属护工”,更成了他与病魔抗争的“战友”。
20年来,为了减轻丈夫的痛苦,她带着他踏上了漫漫求医路。繁昌区人民医院的急诊室、芜湖市弋矶山医院的呼吸科、南京市胸科医院的病房…… 一本本泛黄的就诊记录,一摞摞厚重的X光影像袋,记录下他们辗转奔波的足迹。慢阻肺发作时,丈夫常常喘不过气,稍有延误便有生命危险。因此每年冬季,医院几乎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而李光和自己,因肾功能欠缺,长期承受着憋尿的煎熬。特别是在医院排队挂号缴费时,不懂手机操作的她,只能拖着病体在队伍里慢慢挪动,偶尔遇到好心人让她靠前,她还不忘连连道谢。
病榻前的无数个日夜,更是一场漫长的“战斗”。受病痛折磨,丈夫陈文山常常夜不能寐,咳嗽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每当这时,李光和便会起身坐在床边,轻轻为他拍背顺气,直到丈夫的呼吸渐渐平稳。二十个春秋里,有一半的除夕夜,她都是在医院度过的。窗外是万家灯火、爆竹声声,而她在医院的病床边陪着老伴,却从没有一句怨言,只是暗自祈祷老伴快点好起来。
慢阻肺需要长期服药,但医院对药量管控严格,断药便意味着风险。有一年冬天,漫天大雪覆盖了乡间小路,家里的药即将告罄,李光和冒着风雪去市里买药。归途中,她走在稻田旁的小路上,脚下突然一空,原来积雪下藏着一口小水塘,她整个人瞬间坠入水中。冰冷的河水刺骨,她挣扎了半天才爬上岸,浑身湿透的她顾不上寒冷,紧紧抱着怀中的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赶。到家时,她的衣服早已冻成冰壳,但看到丈夫能按时吃药的那一刻,她欣慰地笑了。
可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除了慢阻肺,陈文山又相继患上肺大泡、前列腺炎、心脏病等并发症,2024年更是被确诊为肠癌,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如今仍在化疗中。二十年的病痛折磨,还让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与精神疾病,时常控制不住地乱发脾气。面对丈夫的情绪失控,李光和从不辩解,只是默默承受。因为她知道,丈夫比她更痛苦。“他吃了二十多年的药,家里的药都能堆成山了,就是一个正常人也给吃得不正常了。”
家境本就贫寒,多年求医更是让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务。可即便如此,李光和从未想过放弃。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人问她:“这么难,你就不后悔吗?”她总是笑着摇头:“夫妻就是要患难与共,人只要在,家就在”。
远近闻名好孝女,助人为乐暖邻里
李光和还是家乡远近闻名的好女儿。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小就扛起了更多责任,把最好的都让给弟弟妹妹。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衣服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换,却总记得隔三岔五去集市给父母买新鲜蔬菜,每到换季,她都会提前给父母备好新衣服,怕二老着凉。
如今李光和母亲健在,虽然丈夫需常年照料,可李光和从没有忽略对母亲的陪伴。只要有空,她就会回娘家,帮母亲洗衣做饭、打扫屋子,陪老人唠唠家常,生怕老人孤单。孝敬父母本是人之常情,但更为可贵的是,李光和在用一生践行这份“常情”。
李光和还是一位助人为乐的热心老太太。在公交车上,她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总会主动让座,别人说你也是老人,她总是笑着说,“没事,你们比我更需要座位。”陪同丈夫住院时,遇到鳏寡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病友,她会主动帮忙打饭、搀扶他们如厕,护士们都笑着说:“您真是个好人!”她摆摆手,“大家都不容易,我能帮一把是一把。”李光和做过得好事不胜枚举。
在村里,李光和也是有口皆碑。几十年来,她从没跟邻居红过脸、闹过矛盾。邻里有红白喜事,她总是第一个上门帮忙;有一年,丈夫因邻居建围墙是否过线的问题与人争执,李光和连忙劝道:“远亲不如近邻,能做邻居是缘分,就算过了点界,让一步又何妨?”她用一颗包容的心,化解了矛盾,也温暖了邻里。
李光和就像田埂间的一株野草,看似平凡,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二十载的夫妻坚守、一生的孝顺、满腔的善意,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了“大爱”的篇章。她的人格魅力,如同黑夜中的微光,虽不耀眼,却足以照亮人心,温暖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她善良淳朴、温润如水,既有直面磨难的勇气,更有将责任与爱扛在肩上的担当,她是新时代的好人,是一位孝老爱亲的典范。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