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身边好人 >正文

刘鸣霄:扎根一线守初心 精益求精铸匠心

2025-09-12 16:36:58

  2011年9月,刘鸣霄怀揣着振兴中国汽车产业的梦想,踏入了奇瑞汽车的大门,一头扎进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一线。从那以后,这片方寸之地就成了他挥洒青春与汗水、追逐梦想的舞台。

  初心如磐,砥砺奋进显担当

  刚入职不久,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勤奋好学的态度,迅速崭露头角,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发动机实验室相中。后来,发动机动力总成事业部也看中了他的才华,把他“挖”了过去,让他主控发动机 - 变速箱装配工作。2013年,公司与日本斯巴鲁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要从众多员工中选拔一批人赴日本深造研修。刘鸣霄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次提升自己的绝佳机会,更是为中国汽车产业学习先进技术、积累宝贵经验的重要契机。经过层层选拔,他从5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赴日研修的成员之一。在日本,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实践中,他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遇到难题时,他虚心向日本专家和同事请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地提升,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回国后,他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奇瑞第二代发动机装配线的建设中。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把这条装配线打造成奇瑞首条“标杆产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日夜钻研,从装配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到每一个零部件的安装精度,他都反复推敲,不断优化。在他的努力下,装配线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他还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发挥,先后斩获多项佳绩,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过硬本领。

  投产攻坚,质量攻坚铸辉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刘鸣霄始终把这句话牢记在心,并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他从产品制造岗位转型到质量管理岗位后,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盯着产品的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质量的小问题。

  在奇瑞1.6TGDI发动机投产阶段,他负责新产品质量管理,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质量难题。他对每一台下线的发动机进行细致入微地检查。在一次检查中,刘鸣霄敏锐地察觉到一台发动机有油底壳错装问题。他迅速记录下这一问题,并将其列为重点质量隐患。随后,他带领团队对整个投产批次进行全面排查。经过连续数日的艰苦奋战,他们总共发现了 178项重点质量问题,包括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出现的漏油、异响等。有效阻止了缺陷产品流出,因此荣获“厂长特别质量奖”。

  刘鸣霄深知,要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必须不断进行质量改进。他深入生产车间,发现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铝屑在装配时就会夹在气缸垫中,影响发动机的密封性能,导致发动机出现漏气、漏油等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刘鸣霄与技术团队一起日夜钻研,提出了在汽缸盖螺栓孔底部增加倒角的创新方案。能够有效地清除加工残留的铝屑,将气缸垫夹铝屑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时,刘鸣霄和团队通过分析发动机内部结构,增加出水管道残液袋,有效消除了冷却液残留隐患,该课题获得“质量改善二等奖”。他还改进了发动机返修方法,减少了高压油轨报废,节约了成本与工时。通过系统排查生产质量问题并推动整改,他将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从92%提升至97%。此外,他还牵头制定了《装配线分区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异物管理规定》,完善了过程质量与异物管控机制,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品开拓,铸就卓越品质

  凭借在1.6TGDI发动机项目中的扎实专业能力和持续努力,刘鸣霄推动了该发动机的不断优化与提升。这款发动机最终成为奇瑞“鲲鹏动力”的核心产品,并于2023年荣获“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大奖,赢得了客户和行业的广泛认可。

  然而,刘鸣霄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响应公司人才需求,主动投身于奇瑞混动专用变速箱(DHT变速箱)项目,为繁昌C-DM基地的建设工作全力以赴。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32项质量验证中累计发现12项问题,并通过组建质量小组推动全部整改落实,主导开展了工艺验证、自工序完结透视化以及QA诊断(一种系统排查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的方法)等核心任务。通过他的努力,DHT变速箱的生产过程得到了有效优化,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由于在 DHT 变速箱项目中的突出表现,刘鸣霄被公司提拔为质量小组组长。DHT变速箱上市后迅速成为奇瑞新能源产品矩阵中的主力军,广泛搭载于奇瑞品牌全系混动车型,包括风云系列、捷途、星途等。这款被誉为“世界首创”全功能混动构型的变速箱,荣获2024年“中国心”年度十佳变速器金奖。该产品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刘鸣霄的辛勤付出与强烈担当。

  薪火相传,培育桃李满园香

  刘鸣霄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他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到员工培养工作中,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生产制造期间,刘鸣霄践行“传帮带”精神,师带徒累计完成50多人。他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根据每个徒弟的特点和不足,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他不仅教徒弟们操作技能,还教他们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他的悉心教导下,23名徒弟成为公司级发动机装调中级工、高级工,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截至目前,他累计培训新员工2000余人次。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示,让新员工真正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真谛。他还受邀为埃科泰克党委-质量党支部的新加入“奇稷生”开展AUDIT产品审核培训(累计20余人次)。他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讲解员,详细讲解发动机/变速箱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各零部件的功能与工作方式,帮助他们快速从大学生身份转变为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有效融入质量管理工作中来。

  刘鸣霄在生活中和工作里主动关心同事。新员工刚来,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操作流程,难免会手忙脚乱、心里发慌。刘鸣霄总是第一时间走上前去,耐心地帮他们熟悉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技巧。遇到困难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在他的带动下,车间里形成了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

  时光匆匆,刘鸣霄从一个怀揣着中国汽车梦的懵懂小子,成长为如今为中国汽车发展不懈奋斗的先锋,以匠心和担当,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赵倩)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