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原霞:十六载公益路矢志不渝 千百日赤子心润物无声
2025-10-31 15:06:35
个人简介:游原霞,女,1977年1月出生,芜湖市繁昌区繁阳社区居民。2009年12月加入芜湖阳光爱心协会,2014年起担任芜湖阳光爱心协会繁昌区负责人。
事迹简介:自加入芜湖阳光爱心协会以来,她始终坚守公益一线,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900小时。作为协会繁昌片区负责人、项目组长及理事会理事,她深耕助学一线,足迹遍布繁昌乡镇,精准帮扶70余名困境学生,通过一对一资助、资源链接等方式,助多位学子完成学业。同时,她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邻里间亦热心相助。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潘志航投身“西部计划”,用两代人的坚守诠释大爱精神。十六年如一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公益篇章。
正文:
在江城芜湖、美丽繁昌,有这样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居民——游原霞。自2009年与公益事业结缘以来,她以十六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感人至深的大爱故事,用无私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精准帮扶,做困境学子的“守护人”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这是游原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十六年来始终坚守的信念。作为芜湖阳光爱心协会繁昌片区负责人,她将助学帮困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爱心温暖童心。
为了精准掌握困境学生的真实需求,她的足迹遍布繁昌区7个乡镇、50多个村落。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刮风下雨,总能看到她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的身影。在她的办公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七十余份帮扶档案,每一份都记录着详细的信息: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实际需求……这些看似普通的纸张,承载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见证的是游原霞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爱心接力,做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在具体帮扶过程中,游原霞不仅注重物质帮助,更关注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她深知,真正的帮扶不仅要解决眼前的困难,更要给予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2014年,她开始一对一资助新港新东村的王同学。从初中到大学的八年时光里,游原霞既是资助人,更是引路人。当王同学因家境贫寒产生辍学念头时,是她一次次上门谈心,用真诚打开孩子的心扉;当王同学考入大学为学费发愁时,是她多方奔走,链接资源,确保孩子能够安心就读。如今,顺利完成学业的王同学常说:“没有游阿姨,就没有我的今天。”而游原霞又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开始资助实验小学的丁同学,让爱的接力棒不断传递。
马坝缸窑村的汪同学,自幼失去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第一次家访时,看到孩子怯生生的眼神和家徒四壁的房屋,游原霞的心被深深触动了。通过“爱·护航”项目,她不仅为汪同学找到了长期资助人,更坚持每月上门探访,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着孩子的心灵。在她的悉心陪伴下,原本内向自卑的汪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如今已成为繁昌三中品学兼优的初二学生。
最让人动容的是她对繁阳镇范马村李同学姐妹的帮扶。父亲突患白血病让这个家庭陷入绝境,李同学一度想要辍学打工。游原霞得知后立即上门安抚,并联动多方资源为其申请“七加一爱心储蓄罐”资助。这一帮就是整整五年。五年间,她见证了李同学从迷茫到坚定、从绝望到希望的蜕变。2024年夏天,当得知李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佳木斯大学时,游原霞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所在。”
多元服务,做温暖社会的“传递者”
除了深耕助学领域,游原霞的身影还活跃在其他公益活动中。在无偿献血的队伍里,她先后8次挽起衣袖,累计献血量达1900毫升,直到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不得不终止。她说:“能用自己的血液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是我力所能及的最直接的方式。”
在社区里,游原霞是大家交口称赞的“热心肠”。邻居家老人突发疾病,她帮忙送医陪护;双职工家庭无暇照顾孩子,她主动帮忙照看;谁家遇到难处,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的海洋,滋润着整个社区。
家风传承,做公益薪火的“接力者”
最让游原霞感到欣慰的,是公益的种子在儿子潘志航心中生根发芽。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潘志航从小就懂得分享与关爱。大学毕业后,当同学们纷纷选择高薪职业时,他却毅然报名参加“西部计划”,远赴新疆和田投身志愿服务。
在条件艰苦的边疆地区,潘志航克服了气候不适、语言障碍等困难,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服务当地群众。因表现突出,他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志愿者”。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不仅是母子情深的最好诠释,更是公益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写照。
润物无声,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
游原霞常说:“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益队伍中。有受助学生毕业后成为新的志愿者,有邻居主动参与社区服务,有企业家慷慨解囊支持公益项目……她用十六年的坚守,诠释了“好人”二字的深刻内涵;用点点滴滴的善行,在繁昌大地上播撒着爱的种子。
十六年,九千多个小时,游原霞用最朴素的行动,书写着最动人的故事。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持之以恒的善行,温暖了无数困境学子的心灵;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公民的道德标杆。
如今,年过半百的游原霞依然奔走在公益一线。当问及她还将坚持多久时,她目光坚定地说:“只要还有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还有能力,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这,就是一个普通社区居民的不平凡坚守,更是一个“好人”的责任担当。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传统美德的熠熠生辉,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游原霞用十六年的执着坚守证明,最持久的力量是坚持,最动人的情怀是奉献,最美丽的风景是人心。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原野上的一道霞光,不耀眼,却持久而温暖,照亮着他人的前行之路,也映照出这个时代最温暖的人性光辉。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