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尧:从书香繁昌的传播者到红色中分的建设者
2025-11-17 11:01:40
人物简介:余尧,男,1990年出生,中共党员,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
事迹简介:余尧于2018年8月进入繁昌图书馆工作,工作以来,他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走在基层文化传播的第一线。作为安徽省第八批、第九批选派干部,他“舍小家顾大家”,同中分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村民一起借着对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引路、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中分村由“负债村”到“千万村”的中分蝶变。个人获评第八批任期考核优秀、繁昌区“青年业务精兵”称号。
正文:
从“幕后”到“台前”,做“书香繁昌”的传播者
2018年8月,余尧进入繁昌图书馆技术部门工作,面对新的专业领域,他潜心钻研图书馆业务流程,向老同志、技术员虚心请教,下班后的他常常独自在机房里,研究每个机器的基础配置、运行逻辑。很快,他就能处理一些突发的安全防护和故障排查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下,繁图上线了新的借还操作系统,全馆语音播报系统,UPS保障系统……技术工作是“幕后”工作,在他担任技术部主任的时间里,繁图未发生一起安全运行事故。
除了本职的“幕后”工作,余尧还经常利用自己朗诵、主持的专业特长,从“幕后”走向“台前”,走在服务基层读者的第一线。2019年5月,繁昌图书馆首期“为你朗读”公益艺术班正式开班,可就在第一节课结束后,授课老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继续授课,面对无人接手的严峻形势,他毅然挺身而出,利用自己业务时间,圆满完成了剩余19节课的教学任务,保证了首期艺术班的顺利完成。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为繁图读者排练文艺节目,2019年,2020年,繁昌图书馆作为县级平台报送的节目,连续两届登上《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经典诵读之夜》的舞台,并收获广泛好评,成功展现出了繁昌读者的风采。工作期间,累计主持、参与省、市、区各类文化活动40余场次。
吴亚萍,是繁昌图书馆的一名特殊读者,也是本地的小有名气的“朗诵家”“创作家”。但一次意外让她双目失明,巨大的打击一度让她对生活失去希望,朗诵创作成为支撑着她继续生活的寄托。余尧得知吴亚萍的事迹后,经常主动帮助她解决朗读创作难题,帮她下载使用读频软件、录制比赛视频、分享朗读心得、合作演出等,吴老师与她爱人行动不便,余尧也经常利用自己业余时间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识的6年时间里,共帮助吴老师创作、朗诵创作的《青白瓷韵》《故乡的清白》等作品,这些作品获得了多项国家、省、市荣誉,得到了吴老师及其家人的充分肯定。
从“城市”到“乡村”,做“红色中分”的建设者
2021年6月,余尧作为安徽省第八批选派干部选派至孙村镇中分村开展驻村工作。
中分村地处繁昌慢谷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是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但这些优势资源却没能给村里带来收益,村集体一度负债40万元,这无疑是给刚驻村的余尧浇了一盆冷水,如何让中分村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如何让中分村拥有属于她“名气”的“底气”,是他及驻村工作队在任期内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三年后交给中分村村民的“答卷”。
余尧驻村后的第一件事是为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申报安徽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仅用三天,编辑整理出了70多页申报材料,从中详细了解了中分村的红色文化历史,也深知其中所蕴含的巨大财富等待着驻村工作队去挖掘。通过开展村情调研,考察周边乡村旅游及产业资源,最终,工作队决心利用红色资源发展乡村研学培训经济。
发展思路有了,怎么干成为驻村工作队的一个难题,最终,在一次调研回村的路上,驻村工作队三人经过了激烈的商讨,决定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资成立公司,运营乡村研学,打造乡村红色主题的研学基地。2021年8月,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公司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繁昌区党员教育培训班”,面对50人的培训规模,村里需要改造1间培训会场,2间集体宿舍,这让村里也犯了难。“改造需要资金,好不容易有点钱还得到年底付小工费,我们不敢冒险”村书记带着沉重的语气跟工作队说。面对村里的资金压力,余尧同工作队一起,对各项收入、支出进行详细测算,利用数据对比让村书记下定决心跟着一起干。2018年9月,“繁昌区党员教育培训班”如期开班,在一个星期时间里,余尧除了白天服务培训班学员食、训、住、行,晚上还与工作队对工作进行复盘,不断改进,第一期培训班收获了好评,一算账,公司一共赚了4000元,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队及村“两委”的信心。由此开始,中分村开始打造“中分红色学堂”,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青少年红色研学、户外拓展等业务,走“村集体+公司+农户”的乡村振兴路径,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余尧也成了学堂的业务员之一,他也经常放弃休息,曾经连续40天接待培训团队。异地的妻子和孩子抱怨他不回家的时候,他总是说,等忙完了,回家再好好补上!
如今,“中分红色学堂”已经形成了“一次红色教育+一次国防教育+一次农事体验+一次文化体验+一次乡村漫步”的立体研学路线及沉浸式乡村体验游路线。先后获评“繁昌区红色学堂”、芜湖市“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省首批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4年多来,已累计承接规模以上培训150余期,服务参训学员12000余人,研学培训营业收入超过800万元。
余尧还积极参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走村入户上门宣传,吸纳72户村民入股,入股资金113万元,成立芜湖红色中分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承接流转山林清表、人居环境整治等公益项目,以及“中分有礼”农副产品订单式销售等。2024年合作社获评芜湖市五星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称号。在余尧驻村的时期里,中分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之前的负债村,到2021年的67万, 2022年的148万,2023年724万,2024年达到1056万。
从“共建”到“共享”,做“结对帮扶”的践行者
2024年6月,第八批驻村任期即将结束,中分村处于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关键时期,接到组织的征求意见后,他毅然选择继续留任开始第九批选派工作,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接续奋斗。他聚焦群众可感可及的关键小事、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家长里短的日常琐事“三件事”,针对横岭村民组停车不便、协调选派单位出资修建横岭停车场。参与设计“中分艺术田园”,通过开展“稻田摸鱼”“村民摄影大赛”等活动展示中分村乡村发展新面貌。2025年,中分村精品示范村建设29个项目顺利完成,并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
驻村以来,余尧积极对接选派单位繁昌区文旅体局参与中分村各项民生事业发展,5年间,繁昌区文旅体局共计在中分村投入超800万元,用于村庄内道路改造、路灯、环境、大净塘步行桥、八山河旅游步道、中分村信息化工程、中分红色学堂、中分景观小品、中分红色书房等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中分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积极对接选派单位参与购买中分特色农产品礼包120余份、消费帮扶1.5万元;落实选派工作经费15万元,用于中分村劳动实践基地、村内办公设施提升。单位主要领导到村开展村情调研共计70余次,慰问帮扶困难党员、群众60户,慰问金共30000元,其中定点帮扶监测户1户、累计慰问金额、物品4000元。
村庄发展起来了,村里也变得热闹起来,驻村以来,他先后策划导演了“中分村推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共建共享大会”“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分红大会”“中分村首届民俗文化节”“中分村稻田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次,中分腰鼓队、广场舞队也多次上台演出。2025年以来,中分村各类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安徽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报道60余次,有力推动了中分村乃至繁昌的文旅宣传。
如今的中分村,“产业红”“村庄美”,白天游人如织、夜晚腰鼓回响,中分村已不再是那个“20分钟就能逛完”的“空壳村”,田园小火车、缓慢咖啡、稻田摸鱼等项目迅速成为区域网红打卡点。余尧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他的驻村工作还在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以“赶考”之心,努力为中分村全体村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