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正文

繁阳镇龙亭社区:“12345”党建引领奏响社区治理幸福乐章

2022-09-14 08:54:08

  近年来,繁昌区繁阳镇龙亭社区以“12345”工作法,用好党建“指挥棒”,以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为着力点,奏响社区治理幸福乐章。

  图为表彰优秀党员志愿者

  围绕“一个中心”,夯实服务基础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这一工作中心,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论武装,强化“两委”干部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互动课堂、开放课堂等载体,把学习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社区“两委”干部的工作本领。坚持“大党委”+“小网格”相结合,划分五个治理网格,社区全科社工坚持每周进网格入户走访,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做好“民情日记”一本账,搭建起干群连心桥,辖区149名党员依据住址按网格划分,由全科社工牵头在网格内开展便民服务,让党员成为服务群众主力军,并带领辖区其他志愿者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图为全科社工进网格宣传政策

  实现“两个覆盖”,凝聚各方力量。龙亭社区坚持“中心工作在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将加强党建与推进社区治理发展紧密结合。一是党的组织纵向覆盖到底。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构建“社区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三级党组织治理体系,实现党组织纵向覆盖到底,推动党员在网格内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将党旗插在网格内,组织设在小区里,活动开展在党员中。二是推动社区治理全域覆盖,推行“1+4+5”工作模式,党委书记把好“方向盘”,5个全科社工负责网格内所有事务,成为网格里的“大管家”,将居民自治、民主协商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鼓励党员、在职党员、退役军人、物业、群众成为社区“共治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实现治理全员覆盖。发挥辖区内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党组织的意图转化为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举措,形成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格局。 

  图为在龙亭书苑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

  用好“三个阵地”,深化活动主题。一是围绕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居民“幸福之家”,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党员、群众的积极作用,打造“硬件好、软件强”的服务阵地,今年通过大厅改造,添加“智慧”元素,实现对辖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针对辖区党员、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不同群体需求,阵地功能不断整合完善,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一个有温度、有人气的“幸福之家”。二是围绕龙亭书苑文化阵地,打造居民“文化乐园”,龙亭社区党委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不断丰富和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依托龙亭书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自今年元旦开馆以来,联合开展活动100余场,接待读者25704人次,累计借阅图书8000余册,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围绕党群议事亭,搭建党群“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党群议事作用,畅通辖区群众问题反映渠道,让群众可以有发声、倾诉的平台,大事、难事、烦心事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打造“四个品牌”,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龙亭e家”党建品牌,积极运用“互联网+党建”方法,通过智慧社区试点工作为社区党组织建设赋能,织牢织密党群服务红色智慧网络,引导党员、居民共同参与治理、共享服务,推动社区党群“一家亲”暖心氛围。打造“小亭帮你忙”服务品牌,依托党群议事亭,建立“5+X”群众议事朋友圈,通过征求社情民意,在议事亭共同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变“群众找上门”到“我到群众中去”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打造“领读书香”文化品牌,依托龙亭书苑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一支“领读人”队伍,通过读书分享会、阅读打卡、群众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了辖区阅读爱好者参与活动并分享阅读感悟,助推全民阅读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造“红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发挥退役军人特长,成立“红心”退役军人服务队,以老兵服务老兵,成为引领带动社区治理的“红色细胞”,推动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

  图为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培训

  开展“五微行动”,激发治理活力强化“微管理”,加强社区工作作风建设,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党风廉政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等,提升干部服务水平,筑牢干部思想防线,提升“两委”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微阵地”,用好网格资源,利用网格内居民喜爱聚集的凉亭、广场、公园等场所建立党群活动“微阵地”,由全科社工牵头定期在阵地开展活动,组织居民议事协商,促进居民互动融合;丰富“微形式”,用好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和辖区内各种阵地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文化体育、政策宣讲等活动,今年以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200余次;开展“微服务”,龙亭社区党委整合社区各方力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暖民心行动”,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及时答复微信群、电话询问、来信来访问题1000余件,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树立“微榜样”,注重强化榜样引领,积极选树来自身边的好人模范、志愿服务典型,撰写先进事迹并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张贴宣传栏、开展道德讲堂、上党课等形式学习身边榜样事迹,掀起对标榜样、学习榜样热潮。(严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