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红绿古”三色牌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2-11-14 08:52:38
中分村一角 记者 吴梅 摄
秋日暖阳、微风习习,采访组一行走进繁昌区中分村,“连理桥”下的溪水潺潺、遒劲挺拔的参天古树、铺排有致的青石板路、清一色的白墙青檐灰瓦……俨然一幅皖南山居图。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经济。近年来,该村紧抓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契机,打好“红色、绿色、古色”三张牌,以红促绿、以绿带红、以古留名,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红色”牌——用好红色资源促经济
走进村子,你立刻就会被村口两棵沧桑遒劲的大树所吸引,大树相依相偎、并蒂而生。它们被称为“连理树”,是谭震林将军和夫人葛慧敏在烽火岁月爱情的见证者,也成为了中分村特有的“红色文化”之一。
作为安徽省“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这两年,中分村在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当地村民靠着红色资源纷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仅‘中分红色学堂’,就承接了40多期培训班。接待参学人员超过3000人,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80多万元。”中分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建伟说,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观光、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红色网红打卡地。
2021年,中分村成立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改建谭震林旧居、赖少其展馆等,建成繁昌保卫战展示馆,拓展新四军文化主题书房、新四军运兵步道等文化景观,发展红色旅游业带领村民致富。
“红色旅游产业的发酵效应,让中分村涌现出11家风情民宿和特色农家乐。今年,民宿和农家乐带给村民的收益接近20万元。此外,山货、农家土特产也打开了销路,创出了牌子,这一项村民也有10余万元的增收进账。” 蒋建伟介绍说。
“我们家民宿有4间客房,今年光节假日就有1万多块的收入。”村民苏清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绿色”牌——发展绿色产业激活力
“中分村的绿色资源,也是乡村振兴路上的重要力量。” 蒋建伟介绍,村里除民宿外,还打造了以蓝莓庄园、白茶基地等农村经济作物种植。同时,引入“途居芜湖马仁山露营地”落户中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
据介绍,2021年,途居芜湖马仁山露营地项目建成,改建民宿55间,并建成研学宿舍、餐饮中心、会议中心、拓展中心等配套设施。今年以来,露营地已接待游客多达10万人次。近期,露营地项目二期工程扩建的步伐快起来,届时特色住宿单元达到150个。山林竹海间,摆放着排列有序的房车,置身其中,既可以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又可以体验独特的山水田园之美。
“以红促绿、以绿带红。”蒋建伟介绍,中分村在发展红色经济的同时,注重绿色产业建设,通过发展房车露营等新型的旅游业态,拉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分村探索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吸纳72户农民变“股民”;积极推动入股马仁山露营地合作发展现代农业,让群众“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预计惠及群众300余户,用“红色福利”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
“古色”牌——挖掘古色故事增内力
中分村民风淳朴,20多处古民居保存完好。这里不仅有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还有徐氏祭祖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分村是芜湖为数不多的江南古村落之一。
据悉,每年除夕和清明节,都要举行徐氏祭祖仪式,2008年被列入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当地人介绍,墓群中有婆媳合墓、父子合墓、兄弟合墓、宗亲合穴、夫妇合葬等不同类别墓群,约有八九种之多。“在过去那个婆媳关系紧张的年代,婆媳合葬可见咱们中分村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徐氏家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础。”“中国好人”、村中78岁的老人徐孝旺介绍说。
记者在中分村文化广场内,发现有一个别致的亭子——“妇女议事亭”。蒋建伟介绍,议事亭为村民提供民主自治的平台,村里妇女常聚在这里一起议事,村里有集体事宜或各家有困难、有矛盾纠纷,也会在这里共同商议解决,切实解决村民现实问题。
“驻村以来非常注重村里的文化记忆,通过各种渠道梳理当地的村史、村情,帮助村庄讲好故事,深入挖掘村落文化遗存和特色民俗传统,以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蒋建伟说,弘扬传统文化,让民风乡风好起来。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