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区孙村镇: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2023-02-13 10:26:29
近年来,孙村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做实关键动作,突破重点难点,抢抓机遇,抓实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谋发展、出实招,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促进扶持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村集体“高效增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各村(社区)成立领导组,村(社区)书记任组长,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包村干部联系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包村干部作用,经常深入到联系村(社区),帮助找准路子、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指导员、到村挂职选调生等乡村振兴一线人才作用,深入实施“双领双增”。抓组织保障强基础,以党建为统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全面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抓党建引领兴产业,以“党建+村集体经济”为工作思路,定方案、建组织、抓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抓专题培训育人才,邀请专家教授从政策技术、条文规定、市场预期等方面对村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解决好技术、管理等方面问题,努力建设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的村级队伍。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3处,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水平,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党员创业致富,“双领双富”探索更多路径,着力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犁山村新建党员活动室和党建文化长廊,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30万元。
打造“一村一品”工程,确保村集体“持续增收”。坚持做好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专注“一品”、“一品”带动“一村”,形成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局面。中分村依托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注册了芜湖红色中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芜湖美丽中分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红色研学”和“生态旅游”产业,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路,作为安徽省“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中分村在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当地村民靠着红色资源纷纷吃上了旅游饭,中分红色学堂承接了50多期培训班,接待参学人员超过4000人,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80多万元;梅冲村与芜湖五梅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流转1000亩村集体山林种植青梅,每年可增加至少16万元的村集体收入,预计可新增提两百余人的就业岗位,同时与芜湖松柏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在梅冲村已承包500余亩山林种植青梅、松柏、白茶等,村内3000亩的白茶生态观光园每天固定有50余名本村村民在山上务工,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实现就业;鼓励多个村(社区)通过承接小型公益性建设工程、入股周边企业项目、提供劳务服务、文旅及土特产销售、农资产品购销服务、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培育15个集体经济强村,全年完成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454.5万元。
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确保村集体“快速增收”。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思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农机服务、社企联营的经营形式,建立起了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探索出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具体途径,唱响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重头戏”。成立了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和22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村民致富,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66万余元覆盖7400余人,4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分红18万余元覆盖175人。中分村承接各类研学培训收入40余万、长寺村的民宿产业运营相对成熟带动合作社收益10万、感定村代销农资产品收益8万,已有6个村获批合作社承接了14个农村公益性项目(项目投资额600余万)。真正做到了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富起来,群众乐起来。党支部举旗,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连心、连责、连利,构建起了集体与农户之间新的联结机制,推动村强民富实现双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合作社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带动农民的功能作用,让农民获取更多实惠,全面构建集体增收、群众分红的良性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