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引领聚合力 多种经营谋新篇
2023-02-21 15:40:52
观音村位于无为市十里墩镇北部,距无为城区2公里,全域面积约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838亩。2022年,观音村注册成立无为市十里花渡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开展产销类、服务类和资源类等多类型经营模式,目前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村集体持股占比50%,村民持股占比31%。2022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收入6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101.07万元,较2021年村集体收入增长70%,翻开了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观音村与无为市主城区隔花渡河而望,拥有5000多亩耕地、1000余亩水面积,G347国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虽然有着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但由于缺少产业和规划,村民习惯于种植水稻、油菜等收益较低的农作物,从土里谋生不易,很多人干脆放弃种地选择外出打工,村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
2021年,芜湖市开始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让深陷困境却致富无门的观音村眼前一亮。在仔细学习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相关文件和发展案例后,村党组织决定牢牢把握机遇,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入手开辟一条致富之路。决心一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说干就干,为了让村民广泛参与进来,村“两委”干部率先以资金入股,并在全村范围内张贴合作社公告、发放入社邀请函,召开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动员大会,围绕“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三个维度,向村民讲解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建设意义、经营范围和相关规划,打消村民对这个新鲜事物的疑惑。“我算是明白了,这个合作社是党组织带着我们一起谋思路、谋发展,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参加!”观音村的老党员、党支部书记方化科说道。短短一周时间,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一开始的观望不解转为踊跃支持,2022年4月,无为市十里花渡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65户村民、50万元资金,监测户以村集体垫资方式全部入股,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观音村争取不丢一户、不落一人……
规范管理激活乡村振兴“强磁场”
“要让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得长远,我们必须得把合作社章程理清,明确好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入股方式、收益分配、组建流程、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等,这样发展过程中才不容易出错,村民才能信任咱合作社。”在观音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进会上,第一书记符牛这样说道。
在组织机构上,观音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头雁效应”,由村党总支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做到机构完整,职责明确。在规章制度上,制定了成员管理、民主议事、生产销售管理、风险控制、社务公开、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在科学管理上,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对合作社的指导管理和谋划把关作用,对于合作社的重大事项,由村党总支会议研究省定后,再提交合作社成员大会决议,通过一人一票和附加表决权相结合,实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坚持社务公开,设立公示栏,充分保障成员对章程制定、股权设置、利益分配等各项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让村民参与到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的全流程。
特色发力点燃乡村振兴“加速器”
合作社成立后,如何找准发展方向、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是观音村面临的新问题。考虑到观音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村干部从产销类经营模式入手,在多方寻访的基础上,整合无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20余种,以量换价、统购统销,打造“十里花渡”品牌。“我们的农产品直接从源头进货,自己包装、自己运输,省去中间环节,价格上就有了优势。2022年,我们共计销售土鸡蛋、无为板鸭、潘村麻油等本地农产品近30万元,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扩大了无为农产品的知名度。”符牛介绍道。
除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还给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带来了希望。多年来,村内公益性项目都是承包给包工头。现在有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观音村委会把工程承包给合作社承建,成本低,质量放心。2022年,合作社招募村内闲散劳动力成立工程队,按规定程序承接了本村宜居村庄和土地复垦等公益性项目工程建设,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30余万元。据符牛介绍,观音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以来,根据村民自身条件安排合适的岗位,解决了村里50余名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水平“双提升”,进一步解决群众身边小事、激发农村内在活力、筑牢乡村发展基础。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