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繁昌区新港镇:因地制宜为乡村谋发展 “一村一品”赋能乡村振兴

2023-06-07 08:47:15

  为进一步强化乡村品牌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繁昌区新港镇党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品牌优势,在全镇及村社区党组织挖掘构建新时代特色品牌。新荷社区创建“荷睦里”共建共治、新东村耕耘“先锋田园”、克里村经营“共富红车”、克山村打造“同心红山”等特色品牌。全镇通过创新引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擦亮“双领红雁”品牌新名片。

图为红管家志愿者为居民生活问题排忧解难。

  创建“荷睦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社区。新荷社区以社区党委为引领,组建“三红”队伍体系,即“红网格”“红物业”“红管家”,将“党组织网格化”“红色物业”“红管家志愿服务队”相结合,划分10个红色网格,由社区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成立红色业委会,组建一支“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创新“五单工作法”即“居民点单”“物业收单”“网格点派单”“红管家接单”“居民评单”,通过“五单工作法”系统性收集居民反映的问题,研究解决各种生活矛盾难题和邻里纠纷,确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年来解决矛盾纠纷和帮助困难居民260次,重点解决了停车难、燃气安装、污水管网等问题,得到居民一致好评,现如今小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进一步迈向和谐幸福社区。

图为特色产品集中展示。

  耕耘“先锋田园”,争做“共富”先锋。新东村依托新建的7000亩高标准农田和原有的3000平方米茶干特色产业园。以党建引领振兴乡村产业发展为目标,组建“党组织+党员+大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持田入股,充分利用德邦大为提供的物联网种植大米技术形成产业链,打造 “芜湖大米”品牌,做强“新港茶干”地方特色农产品。聚焦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建立农事服务中心,实施粮食深加工,供销一体化运营,实现集体经济跨越式发展。4月19日全国高标准农田现场会在新东村召开,CCTV《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报道此项工作,充分肯定了新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下一步打造农业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共富红车”挂牌营运。

  “共富红车”鸣笛发车奔“共富”。克里村在镇内从事货运村民300余户,村党委成立党组织领办车队运输合作社和车队党支部。一是合作社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优化服务内容,通过党支部细化车队的人员管理、经营模式,解决安全环保、矛盾纠纷等问题。二是合理划分停车区域,让车队动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经济大动脉,静起来的时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三是通过党组织引领,科学精细管理,促使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持续双增。村民通过入股合作社年底实现分红,村集体经济增长较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翻倍,合作社将反哺社会,帮扶老弱困难村民,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图为志愿者帮助村民栽种青梅现场。

  “同心红山”种出致富茶,长出幸福果。克山村以山地丘陵为主,依托白茶和青梅产业化种植优势,积极探索“村社合一”模式,也走出一条共富路。通过推行“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工作模式,把农户组织起来,把“碎片化”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流转用于白茶种植,目前白茶规模已达到240亩,种植青梅1000亩。村党组织与聚贤山白茶专业合作社合作,解决了白茶种植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服务需求,年营业额已达30万元。同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克山村以白茶产业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盘活闲置民宅,引入专业公司建设马房冲民宿,发展观光农业,探索马房冲精品乡旅路线,绘出“向往的山村”美丽画卷。(王海新)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