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镇新荷社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3-12-28 16:14:21
新港镇新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为主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着力党建在队伍建设、集体经济、优质服务三方面提升质效,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健全“党建+队伍建设”机制,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一是立足“优”字抓选配。社区近两年选拔三名后备干部加入队伍,新一届干部平均年龄38.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4.6%,女性成员占比30.1%,新一届干部成员结构优,活力强。达到学历、年龄、性别等结构要求,整体素质提升。二是着眼“强”字抓培训。社区邀请区信访局副局长、镇领导、乡村振兴指导员为社区党员上专题党课,增强理论知识。通过前往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繁昌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党性修养。组织社区干部前往浙江桐庐、厦门大学、四川成都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强化交流促提升。三是突出“严”字抓考核。社区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强化党组织谈话、政治审查、发展对象培训等程序,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和“质量关”。社区重视干部日常考核,在考察德、能、勤、绩、廉情况基础上,注重工作实绩考核。对考核靠前干部发放评优奖励,对考核靠后干部,社区书记作出诫勉并扣除绩效奖金。
夯实“党建+集体经济”基础,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一是因社区施策,拓展增收渠道。新荷社区于2009年8月由原新港街道、荷圩村合并而成,辖区内有较多国有闲置资产,通过主动与政府沟通,将部分国有闲置资产托管于社区。社区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对存量规模大、增长潜力大、开发价值大的资产进行梳理,采取有效转让、出租、经营权转让等方式,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相结合,达到企业、村集体经济共赢局面。二是成立合作社,探索新模式。社区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占股51%,村干部、党员、村民等146名人员合计集资40万元占股49%。承接龚屋丹山李村美丽乡村建设、商业小区保洁服务、李村小区雨水出水口工程、新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墙维修工程等项目。当前已盈利30余万元,预计年底分红12万左右,真正实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发展“红”产业,激发“内动力”。社区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红色物业管理这一特色产业,推出“先服务后买单”服务,依托群众的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清单,共梳理各类物业问题48条,目前已解决45条。当前已完成公共环境卫生清理、维修公共区域设备、新建公共健身广场等服务。通过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主动缴纳物业管理费用,创收集体经济的同时也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打造“党建+优质服务”格局,展现乡村振兴“新风采”。一是入户走访解民意。社区划分十个网格,采取“走、看、听、查、访”五举措积极开展走访活动。每到一户都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来源,询问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倾听当前主要诉求,了解掌握存在重点问题,对排查的问题梳理汇总,及时因户因人建立帮扶台账,制定帮扶措施,致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二是结对共建促提升。社区积极与区信访局对接完成修建森林防火通道及阮河路建设项目,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主动为群众办实事。与辖区内银行共建开展端午特色活动、慰问留守儿童和困难党员,传达党群关怀。通过科技特派员与芜湖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和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开展义诊活动,通过免费体检和咨询服务,提高居民对健康关注,增强居民保健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三是志愿服务暖民心。社区立足群众所盼,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参与“长江岸线环境整治”活动,有效改善岸线码头周边卫生环境。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医保参保率。开展室外清雪除冰活动,排除辖区安全隐患,为居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今年以来,社区开展青梅种植活动、龚屋议事活动、流动摊点升级等类型主题党日28场。(徐蔓莉)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