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镇东岛村:创精品示范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4-07-01 08:33:53
东岛村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中东部,面积6.5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800余户2500余人,常住650户1800人。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长三角“最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村落、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等。
东岛村属江南丘陵地貌,缓坡错落,有耕地2000余亩、竹林地10000余亩,有“江南小竹乡”美誉;村居续存近千年,人文与自然交融,被赞誉为“诗画东岛”。现仍保存有天官第门楼、七星井、泰平禅寺、台楠林等自然文化资源;以“晴耕雨读”诗书传家,从科举旧时代到教育新时期,共涵育出12位进士和16名硕博人才。
东岛村通过盘点家底,根据区域不同禀赋,规划为“三心一区”(村部以引领产业发展为“阵地红心”,东岛中心村建设为“文化中心”,双冲中心村区域为观光休闲的“生态核心”,毛塘陆冲片为农田保护区,打造“田园观光区”),明确各区域功能、运营发展目标,重点围绕5个方面,实施18个项目,总投资9965万元。其中,省级一般债资金10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引进社会资本1185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6280万元。
产业增质提效。计划实施7个项目,共投资3150万元,其中投入46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立足境内丰富的竹资源,投入500万元建设“共富工坊”,开展竹笋速冻保鲜等加工;投入555万元,以青年水库为景区核心,实施基础提升、景观配套、农事体验等4个项目;投入1600万元,发展 “文星苑”“观沧海”等精品民宿项目。文化传承保护。依托北京新故乡协会东岛分会的人才资源,成立乡村智库。计划实施3个项目,共投入425万元,对中心村、文化展馆进行提升,打造以高校团建为主营的“研学”平台;恢复千年古村文化,修建天官第门楼、一里三拱桥、七星井等,打造文化走廊,将现收集的农耕器具、乡村治理内容的珍贵石碑等,沿途布展活化,丰富文化体验内容。生态绿色发展。利用山水自然资源,系统提升人居环境,按照景区标准,沿途布点串线。实施7个项目,共6475万元。整合项目平峨路扩宽改造4200万元,实施道路扩宽改造;整合资金750万元建设双冲省级中心村;整合资金167万元建设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投入1150万元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整治提升;计划投入130万元对景区入口倒杉木、尖山古道、村庄入口等沿线节点进行打造;整合60万元,对青年水库区域实施“幸福河湖”项目。治理活力有序。按照整村运营要求,优选运营主体,以政府投入35万元,运营方投入15万元,共同搭建运营平台。
东岛村通过精品村建设,着力打造“晴耕雨读、诗画东岛”名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提质增效,竹笋加工保鲜产业,预计2025年加工产能达40万斤,纯收益超100万元;山林竹笋培殖产业,计划先推广2000亩,预计竹笋增产320万斤,增收超400万元。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3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0%以上。文化资源保护,将东岛文化和资源作为卖点,完善文旅项目建设,实施整村运营,做到每月有活动,力争2025年游客接待人数超1万人次,收益超100万元。人才促进行动,结合整村运营,发挥东岛人才智库的作用,着力培育本土人才。生态绿色发展,全村生活垃圾治理率、污水治理率、改厕率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达90%,常住户美丽庭院达标率50%以上。治理活力有序,东岛村的村庄治理,央视《国道巡航》曾作过专题报道,后续将进一步挖掘村庄文化历史,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细化乡村治理内容,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打造新时代乡村治理“东岛样板”。(许礼琴)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