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正文

平铺镇新林社区:数字田园变身“露天美术馆”,百名小画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4-14 15:10:30

  近日,坐落在繁昌区平铺镇新林社区的宏庆数字育秧中心迎来了一批“小画家”,两百余名少年儿童手持画笔,描绘乡村振兴图景。这场由新林社区和芜湖市芬梵少儿美术共同主办的“田园美育”主题研学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艺术创作有机融合,为乡村研学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图片23.png

  走进占地10000平方米的宏庆数字育秧中心,孩子们化身“田间艺术家”,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在农技员的讲解下,他们观察千禧西红柿从幼苗到结果的生长周期,触摸蓝莓果实的细腻纹理,嗅闻草莓田的馥郁芬芳。在艺术教师的指导下,田埂边,扎着辫子的小女孩蹲在地上,涂抹出秧苗的青绿色彩;藤架旁,戴草帽的小男孩踮着脚,用红色和黄色描绘藤架上圆润的千禧西红柿;蓝莓丛边,两个孩子举着画板讨论如何表现蓝莓表皮的白霜;草莓田旁,孩子用亮片点缀草莓尖,让画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们特别设计了‘五感体验’教学环节。”驻村第一书记陈健介绍,活动将植物学知识与绘画技法相结合,孩子们在农技员指导下学习作物生长规律,再通过构图、配色将观察所得转化为绘画作品。这种沉浸式研学模式,让美育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田间,这些沾着泥土和水彩颜料的画作,既展现了农作物生机勃勃的姿态,也让孩子们在田园实践中感受到农耕劳作的趣味。

  活动现场,孩子们争相分享创作心得。三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画作上的蓝莓丛:“农技员叔叔说蓝莓会‘穿裙子’,刚开始是绿色,慢慢变成粉裙子、紫裙子。我用了五种蓝色来画!”他的画板上,深浅不一的蓝莓果实间还点缀着表现果霜的白色斑点。

  “这次与新林社区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芬梵少儿美术负责人方堃在活动现场表示,“当孩子们在秧苗间写生,在果实旁调色,这种沉浸式的美育体验是教室里无法复制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艺术回归生活本源,让乡村振兴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美育的活教材。”

  近年来,在平铺镇党委的指导下,新林社区依托“数智农业”平台和“三园一站”产业布局,构建阶梯式研学路线和多元化农事体验点,形成“农业研学+文化探秘+户外拓展”三位一体的研学新模式,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定制实践教育方案,全力打造“小小的世界”主题研学基地。(陈健)

责任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