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镇紫岚村:银发餐桌飘出幸福香
2025-05-27 11:24:46
在峨山镇紫岚村,每天中午11点,一缕缕饭菜香总会准时从老年大学飘出。这里没有精致的装潢,却有热乎的饭菜;没有豪华的招牌,却藏着全镇村居第一份“为老助餐”的创新答卷。2025年元旦,峨山镇紫岚村老年食堂在村民的期待中正式“开灶”,60张银发笑脸、全年暖心守候、N+1项安全守护,让这方小小的食堂成为丈量基层民生温度的“刻度尺”,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老有所依”的生动注脚。
舌尖上的幸福站 全镇首开为老助餐新篇章
年初,紫岚村“两委”班子用不忘初心的实干劲头,在全镇率先建成首个村级老年食堂。这个飘着烟火气的幸福站,每日中午准时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为60余位老人端上“三菜一汤”的暖心饭。村书记带头当起“美食体验官”,网格员逐户摸排就餐需求,村会计化身“营养搭配师”,基层干部用脚底板丈量出的助餐方案,让独居老人告别“冷灶台”,让空巢家庭少了“操心事”。开业半年来,餐费标准坚持“123”原则,菜品设计遵循“少盐软烂”,用最朴素的柴米油盐书写“老有所养”的民生答卷。
风雨无阻的暖心承诺 灶火常燃守初心
“不遇暴雨不封灶,不到过年不断炊”,除台风红色预警等极端天气和过年以外,老年食堂的大门永远为老人敞开。村干部排班当“气象侦察兵”,提前备好应急食材;党员志愿者组成“送餐突击队”,在恶劣天气时开展“敲门行动”。三伏天的解暑汤、重阳节的菊花糕,节令美食里藏着基层工作者的巧思。正如王大爷说的:“这食堂比自家娃还靠谱,刮风下雨也饿不着咱。”
守护银发餐桌的安心密码 双保险筑牢幸福防线
在紫岚村,“吃饭安全”被拆解成看得见的守护:村医驻点检测食材,冷藏柜贴着“责任到人”标签;村道定期清理两侧障碍物,让“吃饭路”变成平安路。村监会每月“突袭检查”后厨,老人们自发成立“挑刺团”监督卫生。正如镇食安办检查时的评价:“这里的食品安全台账,堪称村级样本。”
老年食堂开业半年以来,累计服务4000余人次、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万元,其中村投入占比超50%。如今,老年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已成为紫岚村最动人的风景线,在这里,每道家常菜都浸润着为民初心,每张笑脸都见证着基层温度。(孙广普)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