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阳镇范马村:笔端生夏香 童绘青白瓷
2025-08-18 14:43:54
近日,范马村村委会联合陈光鑫美术馆特别策划的暑期美育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一堂堂“乡村艺术课”用色彩与笔墨触摸青白瓷的温度,描绘家乡的烟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瓷”说起,老手艺遇见小画家。范马村陈光鑫美术馆自落成以来,便以“乡土文化+艺术传承”为核心,成为村民家门口的“精神灯塔”。8月13日下午,“繁昌窑”这一千年技艺,化作了孩子们触手可及的艺术课堂。活动现场,授课老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讲,她一边演示如何画出青白瓷的特点,一边讲述繁昌窑与青白瓷的渊源:“从前,繁昌窑的窑火从唐末五代燃烧到北宋晚期,咱们的老祖宗就用这双手,把山水、花鸟、福字,都‘种’进了瓷器里。”听着故事,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他们拿起画笔,融入对青白瓷的热爱,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
乡景入画,用色彩留住“烟火里的诗”。8月16日,孩子们把目光投向山村——稻田正泛着绿浪,远处的房屋在夏阳下投出斑驳影子,村道旁的山花开得正艳,馆内的竹筐果蔬飘香。“今天我们不画课本里的名山大川,就画眼前看得见的范马村。”授课老师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我要画菜园子,有黄瓜和番茄!”“我要画那棵老树,树下面有条曲折的小路!”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蜡笔交替晕染,将对范马村的观察变成一幅幅生动画卷:有蜿蜒着穿过荷塘的乡间小路,有活动广场上曾举办的多彩活动,有青梅树上结满的丰硕果实……
墨香传情,一笔一画写“乡情”。8月17日,授课老师搬来一方古朴的砚台,倒好墨汁,又铺开一刀毛边纸。“书法不是‘写字’,是写‘心’。”她握着孩子们的手,从最基础的“永”字八法讲起,“横要像夏日的地平线,稳稳托住万物;竖要像村口的老槐树,直直撑起天空。”有的孩子是第一次握毛笔,手有些发抖,却格外认真。“我要写‘夏’字,因为今天的夏天特别甜!”“我想写‘瓷’,因为我们画了青白瓷!”“还有‘乡’,我的乡!”墨汁在纸上晕开,有的字歪歪扭扭,有的笔画力透纸背,却都带着一股子“笨拙的真诚”。
范马村近年来以“文化振兴”为抓手,通过美育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活”起来、“传”下去。孩子们的笑声还在回荡,而那些落在色彩间的瓷器、画卷里的乡景、宣纸上的墨痕,早已悄悄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随着这个夏天,正破土而出,生发出沁人心脾的“夏香”。(曹前)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