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镇新河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化赋能促振兴
2025-09-25 16:12:33
2025年9月,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新河村党总支书记高恒玉赴珠海参加第二期农民“村歌”群众性活动创新推广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78名基层村歌创作者汇聚一堂,凭借各自的创作经验,讲述本村推进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故事。结业式上,由驻村工作队策划、村党总支书记演唱的村歌《新河,新河》成为表演曲目之一,展现了农民唱主角,兴在乡村、乐在群众的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成果。

村歌背后的“驻村力量”:从创作到传唱的乡村文化探索
村歌《新河,新河》由新河村驻村工作队联合本土文艺爱好者共同创作,词作者蒋诗经是一名农民作家,常住本村长达40余年。他以家乡风物为灵感,融入“荻港香菜”产业、板子矶渡江文化等元素,描绘出“小菜飘浓香,春风拂山岗”的生动画卷。“听村歌故事,唱共富未来”是工作队立足本村乡土能人资源找出的“文化振兴”破圈点。
党建引领+特色产业:从“输血”到“造血”的振兴路径
作为村党组织“领头雁”,高恒玉带领村“两委”干部致力于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兼任村股份经济合作
社“一把手”,她倡导以市场化手段运营村集体资产,为村民增收探索出规范化、规模化路径。2023年7月,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入股的“荻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负责运营“渡江第一船饭店”等农文旅相关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和增收。她表示:“村歌不仅仅是乡村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触发独在异乡的人才回乡创新创业的乡愁记忆。”一首村歌背后就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故事。新河村以歌为媒,串联起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和特色产业,通过歌舞、音乐剧形式将党建引领、村民共建、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经验传播得更远。
驻村工作队:从“派驻者”到“领航者”的责任担当
2024年3月,新河村入选第二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当年6月,受上级委派,一支由市、区3名干部组成的工作队进驻新河。工作队团结村“两委”成员,主动研究本村自然禀赋、人文历史,结合本村城郊融合类的功能定位和红色文旅的产业定位,联动帮扶单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方面,工作队深入调研,挖掘“荻港香菜”品牌市场,引荐专家团队指导产学研合作;结合红色渡江文化,推动红色研学路线开发,打造具有新河辨识度的文旅产品“渡江第一船铁画”。在文化建设方面,借助市、区大型活动平台,推广村歌走出村,强化新河外宣记忆点。在组织建设方面,第一书记带头讲党课,结合具体工作,让党员村民知晓、支持村“两委”工作,党小组会开在村民家中,做到政策传达到“最基层”、民情诉求收集到“第一线”。在联系帮扶方面,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民盟、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等单位组织助学捐赠、义诊服务、慰问走访等活动,累计帮扶资金达14余万元。
文化赋能的深层逻辑:从“乡愁记忆”到“振兴动能”
村歌与农文旅场景开发作为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蕴含从“乡愁记忆”到“振兴动能”的深层思考。村歌寄情于物,“小菜飘浓香,炊烟萦绕在心头”,通过家乡特色美食香菜,拨动游子思乡心弦。每每旋律响起,熟悉的景、物、事浮上心头,进一步强化异地打拼的村民对家乡认同感与归属感。
未来,新河村将进一步挖掘文化赋能的潜力,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乡愁记忆”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筑巢引凤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图文:李君婷、方婷)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