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书行:用十年逆行书写无悔青春的时代画卷
2023-10-25 16:50:03
潘书行,男,1992年12月14日生,汉族,2012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二级消防士,现任芜湖市繁昌区繁阳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一班班长。
视驻地为故乡争当“领航头雁”
从入职第一天起,潘书行就立志当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2018年,消防部队改革转隶尘埃落定。尽管大家都有思想准备,但在改革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身边不少战友面对改革,都想退伍回家,更好地照顾家庭。潘书行虽然也想念自己的爱人孩子和故乡繁昌,但他作为队里的班长,不仅自己选择了坚守,还劝说身边的战友留下来,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忠诚、责任与担当。在训练中,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训练场上,最后一个离开;队伍里其他同志有思想波动,他就悉心给他们讲政策,谈理想,消除了其他同志的疑虑;生活中,他是全队的贴心管家,谁有困难他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尽心尽力地去帮别人解决问题。
2020年,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席卷江淮,芜湖繁昌的雨情时刻牵动着潘书行的心。可他作为黄山区抗洪抢险突击队的骨干力量,能做的却只有24小时执勤备战以保证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6日,黄山市黄山区全境连降罕见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高达152.2毫米。自凌晨4时50分许,大队接警席的电话就再没有停下来。接到报警后,潘书行同志第一个上车发动车辆前往耿城镇成澜村展开救援。看到途中多条道路损毁被淹,潘书行同志小心谨慎驾驶车辆缓慢驶过涉水路面。到达村口时,消防车无法进入,潘书行就和其他救援人员一道抬着橡皮艇带着绳索徒步赶赴现场。到达被困地点后,潘书行发现河水已经淹到家里,积水深约80公分。考虑到房屋老旧随时可能倒塌,且被困人数较多,潘书行二话没说,立刻背上孩子放到橡皮艇上,然后回身到屋内转移老人。转运途中,水流湍急、艇划不动,潘书行同志又主动跳到水里,淌着洪水逆水行舟,顾不上水中水草把腿擦伤,也管不了沙子进胶靴把脚磨破,一声不吭埋头苦干,经过2个多小时紧张救援将被困人员全数救出。还没来得及休息,潘书行又开车前往耿城镇金桥村、辅村、三口镇白果树村等地展开救援,整整一个昼夜,潘书行同志多次走在极端水流中驾驶舟艇、给被困群众带去“橙色希望”,带领救援人员成功救出50余人,疏散转移340余人,也赢得了驻地百姓和身边战友的尊重肯定。
视百姓为父母争做“护民卫士”
考虑到潘书行同志的优秀表现和个人意愿,经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委研究通过,2021年4月,潘书行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繁昌。9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的故土和亲人已近在眼前,守护家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梦想也即将化为现实。潘书行同志深感自身肩上的职责使命之重,妻子和女儿的支持鼓励更激励着他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做繁昌人民的“守夜人”。
2022年6月1日6时,一阵刺耳的警铃声打乱了原本的早操安排。繁阳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称,辖区瑞城科技有限公司坑井发生埋压事故,一名工人在施工作业时不慎掉入坑道里。接到报警后,潘书行同志迅速跑到车库,穿好防护装备发动车辆前往事故地点。到达现场后,潘书行发现工人掉入的坑道高25米左右,坑道内有一直径为8米左右为存储沙石的容器,坑道下方是粉碎机,工人深陷其中、只剩一顶帽子可见,身体被埋沙压住约1米深,呼吸微弱。救援空间狭小,旁边沙石结构松软极易坍塌,成为摆在消防指战员面前的难题。“大型器材用不上,小型器材无用处,想要快速救出被困人员,只能下井用手挖沙”,想到这里,潘书行立即行动,在坑道顶端做好牢固锚点,穿好山岳救援装备,保护另一名队友用双绳技术从坑顶直接下降到被困人员上方开始用手挖沙,其他消防救援人员则协力通过水桶吊沙运沙。在下方人员力竭后,潘书行同志主动请缨替换下方人员休息,自己做好防护后下井继续用手挖沙作业。在井下,他不顾自身危险,克服闷热的井下空气,和死神赛跑,在挖掘的过程中,出现了上面流沙的险情,他迅速用身体挡住被困人员头部,用手撑住流沙的位置,待流沙平稳后迅速叫上方战友找来水桶将被困人员头部罩住,在继续深挖,在挖了30多桶沙后,终于将被困人员的腋下挖出,此时在做好被困人员的保护后,装上倍力系统,由坑顶的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提拉作业,潘书行同志则在下方辅助被困人员脱困,在尝试一次后失败,此时被困人员情绪激动,他一边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一边继续埋头苦挖。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救援,被困人员身体部位大部分被挖出,然后潘书行同志在锚点上方做好3比1提拉系统,将被困人员拉出并成功救到地面。
初回繁昌的潘书行就亲身经历了一场大救援,让他不禁感到一丝担忧。“没想到繁昌的警情和黄山差距这么大”“原先学的技术还能不能用得上”成为潘书行的心中所想。
视工作为事业争为“业务尖兵”
“6.1”瑞城科技有限公司坑井埋压事故救援,给潘书行带来的不仅是自身业务能力的反思精进,更多的对繁昌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深深思考。为此,他主动查阅资料、认真分析总结、系统研判形势,向大队建言献策,主动承担了绳索专业分队和供水专业分队的建设任务。
繁昌区地势西南高面东北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圩、洲、滩兼有,特别是五华山、红花山、马仁奇峰等更是享誉盛名。考虑到山岳救援中遇险者多为未开发区域,救援人员难以直接到达;救援环境复杂、行动受限;施救难度大、时间长等难点,潘书行同志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家山岳救援黄山大队所学的技术专长,在繁阳消防的队伍里挑兵选将,面对面地教、手把手地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辛苦付出,繁阳绳索专业分队已经成有7名同志通过了绳索初级考核,3名同志通过绳索中级考核,走在全市前列。作为队里的一名驾驶员,潘书行深知火灾扑救过程中不间断持续供水的重要使命。2022年8月,他在已有消防车的基础上,新改装了一台供水保障车,并已获得专利。传统的水罐消防车都是比较单一的吸水模式,且在吸水方面比较局限,基本是采用车载消防泵进行抽真空后进行吸水,且吸水深度受限,一般在8米左右。而消防车在出警的过程中,很难找到靠近大路边的池塘可以吸水,这就造成了有水吸不上,看了干着急的局面。而改装后的消防供水车,把单一的吸水模式,改成了双“泵”模式,即吸水模式、液压吸水供水模式,在车载消防泵(简称:消防泵)吸水的同时,液压吸水供水泵(简称:液压泵)也在启动向消防泵供水,该模式下就形成了1+1>2的供水理念。相比较原有的消防车吸水,改装后的车辆实用性更强,其最大的工作距离能达到30米。车辆交接时,他主动请教改装厂家和老班长改装车辆的基本参数和使用、保养方法。车辆到达队里后,他又与所有指战员、驾驶员讲解操作新型改装车辆的工作原理、供水流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做了专门课件,展开理论学习,先后多次带领队友们实际操作和熟悉运用改装吸水泵。他经过多次的实操测试和经验,总结了500米供水、1500米供水和3000米运水供水的使用操法,补充了改装供水车辆数据的空白,缩短了在灭火救援战斗中供水板块的短板。
2023年初,潘书行又开始把精力投入到防盗门快速破拆的研究中。通过认真梳理发现,面对繁重的破拆救援任务,没有一套专业的工具和指导手册很难做到高效快速救援。于是,他带领队友们一起查阅书籍资料、向开锁公司虚心求教、主动进行探索实验,创新研制防盗门破拆工具2套、实战操法3个,并将经验整理汇编为防盗门破拆指导手册,补充了支队在防盗门领域的空白。今年7月,潘书行同志还积极报名参加了芜湖市首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消防车故障排除第2名、舟艇舷外机拆装第4名,消防装备维护员组个人总分第6名的好成绩,也实现了自己的首次跨界亮相。
十年一瞬,青春无悔。这是潘书行的十年,是“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的十年,是“有愧家人无愧事业”的十年,更是“守正创新全面发展”的十年。面对荣誉,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将继续用自己的闪耀青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火焰蓝之歌!(作者:周子佳)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