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评论 >正文

六一儿童节:守护童真,警惕商业陷阱的侵蚀

2025-08-08 10:17:13

  六月的阳光洒满校园,六一儿童节的欢声笑语中,本该是童真绽放的时刻,却总有一些商业骗局如阴影般潜伏。从“免费摄影”背后的天价推销,到“儿童才艺大赛”的虚假承诺,再到“益智玩具”的质量陷阱,商家利用家长“为孩子好”的心理,精心编织着消费陷阱。这个本该纯粹的节日,正沦为不良商家眼中的“捞金季”。

  儿童节骗局大起底:甜蜜背后的利刃

  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期间的商业骗局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一些影楼以“免费拍摄儿童写真”为噱头,吸引家长带孩子前往,却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推销高价套餐,让家长在“孩子开心最重要”的心理驱使下,被迫消费。更有甚者,一些“儿童才艺大赛”以“锻炼孩子”“展示才华”为名,收取高额报名费,却最终不了了之,让家长和孩子空欢喜一场。

  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损失,一些劣质玩具、食品的安全隐患更令人担忧。电商平台上的“三无”玩具,以低价、炫酷为卖点,却隐藏着甲醛超标、小零件易脱落等风险;校园周边的“五毛食品”,以甜美的味道诱惑孩子,却可能含有过量添加剂,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

  骗局背后的心理操控:利用亲情,制造焦虑

  这些商业骗局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家精准地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弱点。一方面,他们利用家长对孩子无私的爱,打着“为孩子好”“让孩子开心”的旗号,让家长在情感驱动下失去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制造焦虑,如“别的孩子都有,你的孩子不能落后”“现在不投资,将来后悔莫及”等话术,迫使家长就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骗局还利用了孩子的天真无邪。例如,一些商家会雇佣“托儿”在公园、商场等孩子聚集的地方,以“免费赠送礼品”“参与游戏赢大奖”等名义,吸引孩子参与,进而诱导家长消费。

  构筑防诈长城:家长、社会、监管的三重防线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商业骗局,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应构筑起家长、社会、监管的三重防线。

  家长防线:提升防诈意识,理性消费。 家长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免费”“低价”等诱惑,在参与任何商业活动前,仔细了解活动规则、商家资质等信息。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跟风,不攀比炫耀,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孩子的实际需求进行消费。

  社会防线: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社区、媒体等应加强防诈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家长和孩子的防诈意识。同时,要倡导理性消费、文明过节的社会风尚,让六一儿童节回归其本质,成为孩子们真正快乐的节日。

  监管防线: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儿童节期间商业活动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家长和消费者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合力。

  守护童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筑牢防诈防线,守护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让六一儿童节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繁繁)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