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实践在行动 >正文

繁阳镇龙亭社区:打造“小亭帮你忙”品牌 以“微阵地”撬动民生“大幸福”

2025-09-15 10:09:56

  近年来,芜湖市繁昌区龙亭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家门口的凉亭阵地为锚点,打造“小亭帮你忙”品牌,深度融合“党建+志愿+治理”,把“小阵地”建成“大舞台”,把“微服务”做成“大民生”,探索出一条“机制先行、民生直达、品牌共生”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图为“小亭帮你忙”志愿者参与协商议事

  建机制、强主轴,把“党建引领”写进制度。“群众去哪儿说事?说了谁听?听了谁做?”龙亭社区党委把居民“三问”作为制度设计的起点,建立“3+N”核心运行机制,“3”即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主轴,上下贯通、一贯到底,“N”即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业委会、楼栋长、社区达人等N方力量整合。同步出台《“小亭帮你忙”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把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联审、项目领办、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等8项制度固化下来,实现“群众点单—党委派单—党员接单—积分晒单”闭环运行。近年来,社区党委依托服务机制累计链接区直部门、高校、医院等26家单位资源,落地服务项目41个,群众满意度100%。

图为小区老年人活动阵地启动仪式

  办实事、解难题,让“民生清单”变“幸福答卷”。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社区党委把“小亭”搬到群众家门口,先后打造“党群议事亭”“金桥二区暖心屋”等8个“微阵地”,累计开展政策宣讲、健康义诊、公益市集、文化惠民等活动154场,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金桥二区入口的废弃物业用房,曾是小区治理“痛点”。社区党委通过“小亭议事”收集诉求,发动50名党员志愿者“敲门”征求意见,把杂物间改造成“暖心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暖亭小站”公益角,招募中医理疗、缝纫修补、家电维修、爱心义剪等志愿者,定期开展便民志愿服务,居民进门就能量血压、缝裤脚、修小家电、剪头发,一站式解决“小急难”。

  塑品牌、强辐射,把“点上盆景”变“面上风景”。立足“小亭”IP,社区党委按照“一年搭框架、两年出亮点、三年树品牌”的总体思路,持续孵化“龙亭9号见”“关爱不亭”“书香龙亭”等4个子品牌,形成“说事、办事、帮事、乐事”全场景服务链,“小亭议事”累计化解邻里纠纷、停车难等“关键小事”113件;“龙亭9号见”每月9日把理发、磨刀、小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送到楼栋口,受益群众超2600人;“关爱不亭”为独居、残疾、困境儿童等群体建立“红色档案”,实行“党员+志愿者”二对一帮包,累计敲门入户走访600余次;“书香龙亭”依托龙亭书苑开展亲子阅读、红色故事会、家长学校等活动120场,惠及青少年1100余人。

  强队伍、注活水,让“自我造血”赋能长效。2025年,龙亭社区党委以“红色引擎”点燃慈善基金,首期撬动1.6万元“第一桶金”,全部注入志愿服务“孵化器”,让“有钱办事、有人干事、可持续干事”从口号变成实景。通过“小亭帮你忙”党员志愿服务队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带头服务,把党的组织力转化为众筹号召力;共建单位、爱心企业、居民群众纷纷“接力”,形成“财政补一点、企业添一点、居民筹一点”的多元“输血”链。社区把零散爱心汇成“公益蓄水池”,以“公益+低偿”激活自我“造血”,托育托教、健康义诊、心理辅导等贴近生活的服务项目接连落地,“龙亭9号见”公益市集、爱心义卖让居民在“赶集”中做慈善,在“淘宝”里献爱心;积分兑换、荣誉榜单、爱心证书则让每一份善意都被看见、被尊重,慈善基金不再只是“储钱罐”,而是撬动治理的“支点”,成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的幸福底气,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温暖底色。

  小亭不大,却盛得下万家灯火;微光成炬,正照亮龙亭未来。龙亭社区党委将始终与群众肩并肩、心连心,让“小亭帮你忙”成为永不打烊的幸福驿站,把治理答卷写进烟火日常,把温暖故事刻进岁月年轮,携手万千居民,共赴美好生活新征程。(严瑾)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