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移风易俗 >正文

繁阳镇:升学季里的“去宴风”,小课堂育出文明硕果

2025-08-18 15:22:29

  “这桌升学宴办下来,光烟酒就花了小两万,收的份子钱还不够填窟窿。”在繁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新风小课堂上,居民王大姐的一番话引发了在场群众的共鸣。近日,繁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辖区6个实践站,接连开展以“大学生升学宴新办或不办”为主题的移风易俗“新风小课堂”,用鲜活案例、互动讨论和政策解读,为家长们送上了一份“清爽”的升学指南,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吹进千家万户。

图为繁阳社区移风易俗“新风小课堂”

  从“面子负担”到“里子幸福”,小课堂解开思想疙瘩

  “孩子考上大学是大喜事,不办酒席总觉得对不起亲友,也怕被人说小气。” 这是许多家长在课堂上袒露的心声。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面子焦虑”,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对比账”:一张普通升学宴的账单显示,10桌宴席加上烟酒、回礼,总开销约2.5万元,而按本地习俗收到的份子钱往往在2万元左右,实际亏损近5000元;反观社区推荐的“家庭感恩会”,一家三口围坐餐桌,孩子向父母敬茶感恩,录制短视频分享喜悦,不仅零花费,还让亲情在仪式感中升温。

  在繁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课堂上,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李同学主动发言:“比起喧嚣的酒席,我更想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志愿者展示了辖区“零升学宴”家庭的故事:有的家庭用节省的钱为孩子购买书籍和学习设备,有的将费用捐赠给贫困学子,这些“新办”方式既彰显了教育初心,又传递了社会温情。

  从“被动接招”到“主动参与”多元实践激活文明细胞

  为让新风尚落地生根,各实践站创新推出“升学新风三件套”:一是发放《文明升学倡议书》;二是组织“成长分享会”,邀请往届优秀学子分享学习经验,让升学的意义回归成长本身;三是设立“公益助学岗”,引导准大学生参与社区暑期托管班和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用劳动践行感恩。

图片6.png

图为准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小学生暑假作业

  峨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置换活动”格外热闹:家长们可将计划用于办宴的资金兑换成“文明积分”。截至目前,全镇已有87户家庭签订《不办升学宴承诺书》,23户选择“公益庆祝”方式,文明新风的种子正悄然发芽。

  从“一家之事”到“全域之风”,多方联动筑牢长效机制

  “移风易俗不能靠一阵风,要靠制度护航、文化浸润。” 繁阳镇宣传委员表示,镇里已将“抵制大操大办”纳入村规民约,组建由党员、乡贤、志愿者组成的“新风劝导队”,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同时宣传“最美家庭”“文明户”的事迹,让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繁阳镇,少了觥筹交错的喧嚣,多了书香浸润的宁静;少了人情往来的负担,多了守望相助的温暖。这场关于升学宴的“观念革命”,正让每个家庭在清爽中感受幸福,让整个城镇在文明中焕发新颜。(俞璐)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