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正文

再也瞒不住了 你眼中的“大白”原来是这样的人

2022-04-06 14:33:14

  身着白色防护服,脸上带着N95口罩,头上箍着防护罩,走路带风,专注认真,我们认识“大白”好像很久了。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在电视上、自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大白”,而人们对于他们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担心和恐惧,变成了后来的尊敬和爱戴,我们知道,他们是在疫情中被派来守护我们的人。

  可是,你真的了解所有“大白”吗?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就一定是医护工作者,但实际上,除了医护人员以外,还有很多的志愿者“大白”和社区工作者“大白”,他们一路逆行,主动走到最前线的地方,时时坚守,成为医护人员的贴心助手,为无数居民带来安心和希望。

  3月23日繁昌区发生外地输入病例以来,全区立刻采取封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繁阳社区一支40人核酸信息采集党员志愿服务队被迅速组建起来。随着连续多日的核酸检测,封控区内,很多志愿者“大白”的秘密再也瞒不住了。

  “大白”也背“奢侈品”

  “够奢侈吧?香*儿只用了一天就销毁了,明天换*弛了。”每天背不同的“名牌”包包在志愿者“大白”这里都只是日常。社区志愿者游原霞在信息员群里“苦中作乐”逗大家开心。

图片47.png

  原来,采样信息员们在上门的过程中,手里要拿手机、又要拿试管,要做记录,还得腾出手敲门,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他们发挥创意的头脑风暴,用一次性的无纺布,给自己手工定制了“名牌包包”,能装试管能装笔,拿取方便,节省了不少时间。

  图左:志愿者“大白”的名牌包;图右:小学生王墨晗在家当“小裁缝”

  但是这样的“名牌包包”可不能重复使用。住在繁阳社区一名信息员,家有五年级的小朋友王墨晗,她知道大家每天都需要这样的“名牌包包”,自告奋勇担任起了“小裁缝”,让家人找来了过期的医用无纺布,每天晚上细心赶制。为了自己在防疫一线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白”都是“忍者”

  “没有信仰的人生就像没有路灯的夜路。”住在繁阳三区的居民韩立,家中有两个幼儿,贤妻还在繁昌区人民医院的医疗队伍参加防疫,韩立主动报名了信息员队伍。

  看到他天天都来参加信息员志愿服务,社区工作人员问“咦?你不是说家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天天都来的吗?”“看你们那么忙,又缺人手实在是不忍心。家里的事情我尽量克服。好歹我也是名入党积极分子”。

  图左:左为韩立在封控小区内准备上岗;图右:为宋玲玲夫妇家门口

  “防疫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家里没人,我们都在防疫一线,核酸都在防疫点检测了,谢谢”。同样是夫妻两人共同奋战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大白”还有宋玲玲夫妇,为了方便其他信息员上门采集信息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夫妻两人在家门口贴上了这样的图片。

  不是他们不想团聚,只是因为肩上有更重的责任。

  “大白”也有“梦想”

  志愿者“大白”当然也有“梦想”,如果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么,告诉大家一个所有的志愿者共同的梦想——“大白”需要你的“预检登记码”。

  每天上门的过程中,信息员志愿者最爱看到的就是皖事通的“预检登记码”,因为它扫描起来又快又准又方便,相较于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安康码来说,最有优势。如果每位居民都能够用上“预检登记码”那么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早点下班,早点吃口热饭。

  疫情仍在,我们也在,共克时艰,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徐莹莹)

责任编辑: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