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芜湖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正文

万甫杏:乡村文化带头人 默默坚守谱华章

2023-07-18 16:37:12

  万甫杏,女,汉族,1947年2月出生,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新荷社区人。

  万甫杏孩童时期生活在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兄弟姐妹八个,虽然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可是她的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她们上学读书。特别是她的父亲,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哥哥姐姐们先后考取了外地的大学,走出了家门外出求学。万甫杏从小就非常喜欢唱歌跳舞,梦想将来能站在大舞台上把自己家乡的歌曲及舞蹈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现。父母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在13岁那年,把她送进了当地的文工团进行学习。万甫杏跟着文工团老师认真学习,几年的艰苦学习既锻炼了万甫杏的演唱功底和上台表演能力,也让她与家乡的文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舍小家为大家,献身文化事业不言苦

  万甫杏先后编排的《采茶舞》《绣金匾》《南泥湾》等一些舞蹈作品获得了新港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万甫杏在新港镇中心小学任代课老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指导新港镇排练的大型舞蹈《大浪丰碑》《春天的故事》,先后荣获了县级文艺汇演一等奖。2002年退休以后,万甫杏积极化身文化志愿者,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将文化艺术与欢乐愉悦带给基层的人民群众,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辅导员、示范员和讲解员。带头组建了新港镇第一支夕阳红广场舞队,带领十余名文化志愿者多次参加县、市交流、比赛等活动,也获得了诸多的奖项。万甫杏编排了《党政廉政就是好》,参加了当年芜湖市纪检部门成立三十周年文艺汇演,荣获了特等奖,并且还受到了市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她的带领下,小镇上的广场舞由原来的一支队伍发展为现在的近十支队伍,从而带动了小镇上的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俗话说得好,成功者的背后肯定有家庭和另一半的付出,万甫杏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位在背后默默支持和奉献的人,丈夫对她的文艺道路是无条件的支持。不管是以前两人经营着小家庭,还是现在退休后的相伴相随,只要妻子接到政府和单位的演出任务,丈夫就毫不犹豫地说:你去吧,家里和孩子交给我了,你只管放心把演出圆满完成。万甫杏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一直用自己的专长和奉献精神撒播着知识和希望,以自身的热情温暖滋润身边更多的人

  发挥一技之长,引领文化发展显担当

  2012年万甫杏成为新港镇老年学校的广场舞指导老师、老年人体育协会分会秘书长。她首先组建了腰鼓队,手把手地教会了新港镇的第一支腰鼓队,随后被县里抽调到合肥市学习安塞腰鼓,回来后在腰鼓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安塞腰鼓,新港镇安塞腰鼓成为目前繁昌区唯一的安塞腰鼓队。2019年她又组建了镇老年学校军鼓队,每个星期一节课,她把五套鼓点乐谱写在黑板上,用手在桌上敲,就这样反反复复教,在她的精神引领下,一支由二十人组建的军鼓队不但成立了,而且还培养了一名优秀的指挥领队。这些队员都是来自小镇上的退休妇女,她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志愿者队伍中来,军鼓队全部队员自费统一着装,目前古镇上的所有大型文艺活动,军鼓队的开场舞必定铿锵亮相。万甫杏坚守志愿奉献初心,坚持每年到敬老院和美丽乡村开展慰问演出,发挥她的戏曲特长,给老人们唱黄梅戏、京剧、庐剧,她特别擅长黄梅戏,如:《打猪草》《谁料皇榜中状元》《天仙配》选段,每每演唱的时候都会引来观众鼓掌叫好。看到老人们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再累她都觉得值了。每年的百姓村晚、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美丽乡村大舞台是文化志愿者们的最好展示空间,万甫杏和她的队友总是精心准备唱歌、跳舞、诗歌朗诵、二胡独奏、大合唱等多个精彩节目,老年学校选送的节目大多出自万甫杏亲自指导和参与,演出好评如潮,印象令人深刻。

  紧扣时代主题,传承乡土文化守初心

  2021年时逢建党100周年,演出节目围绕建党100周年、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风文明以及廉政建设等时代主题编排,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实行“群众点单”的方式进行演出。万甫杏指导的《我祝祖国三杯酒》《美丽中国》《中国美》《领航新时代》《江南雨》等一批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纷纷走上舞台,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万甫杏总说:帮助别人的同时,我除了收获到奉献的快乐,也获得了自我的提升。在这条文化志愿者的道路上,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只要群众喜欢,我会一直唱下去,一直表演下去,不辜负“村级文化带头人”这个光荣的称号。

责任编辑: 赵倩